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走进乡村看发展~~~蓟州区创新开展“蓟农管家”推进农品“进京入津”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走笔~~~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走笔
“村晚”又刷屏,咱村真精彩!(图)
本报记者 杜洋洋 通讯员 陈泽宇
村民积极参与“村晚”演出。

  “大家说,咱们的小演员们俊不俊?”运河岸边,清朗大方的陈官屯方言,在小提琴和木笛声里响起。6月17日,也就是“村BA”在静海开场的第二天,陈官屯镇吕官屯村迎来了“夏季村晚”。

  “太俊喽!”村晚现场,欢笑声与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话不多说,接下来,是咱吕官屯村歌《运河彩贝》,大家欢迎……”

  气氛热烈、神采斐然,有人把活动现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10分钟内浏览量破千,网友兴奋地说:“满足了我对乡村所有想象!”

  “村晚”在香气四溢的吕官屯栖霞桃园举办,台上12个歌舞节目全是陈官屯镇的乡亲们和静海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自导自演。参加演出的乡亲们,都从事不同的职业,有卖水果卖猪肉的,有开拖拉机干小卖部的,也有退休职工和老师。

  台上热情洋溢,台下鼓掌呐喊,观众里有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在场100多人一起互动,将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舞台外,乡亲们实力“宠粉”,纪老七冬菜、浙醋、特色酱菜等陈官屯“非遗好物”展区,吸引群众争相购买。

  “一大早,我就从市里开车过来,现场氛围特别好,特别热闹,农产品也很好,这味道在城里可尝不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赶来,享受美好周末的惬意舒适。

  “村晚”虽是最近才火爆全网的称呼,但吕官屯村的文化活动有着丰富创意和悠久传统,甚至可以说是有独特“天赋”。

  “一个小村子,走出了15位博士、30多位硕士、600多名大学生,这想想都觉得自豪啊。”村民胡毅指着耕读墙画说。

  望去,浅黄的墙壁像是古朴的宣纸。画上,孩童在油灯下读书,与不远处“耕读之家”的朱红灰瓦,陈述着“人与文化”的简单故事。

  相较其他活动而言,吕官屯村这场大伙儿“你出钱、我出力”凑成的热闹演出,有着更多“乡”味和烟火气。非遗、美食、歌舞……“大杂烩”式的民间展演更符合群众胃口,认可度、参与度更高,也让这座运河边的小村子活力满满、生机涌现。

  走进吕官屯村,入目便是“人在花丛,村在林间”的景致。漫步村中,一步一景,满眼青翠;行至河堤,碧波荡漾,鸟语花香。

  吕官屯人之所以能成人成才,主要因为“耕读之家,重教兴学”的文化传承和因运河而生的南北往来。吕官屯村水陆交通发达,馆员、商贾、访客为村里带来了推动进步的新鲜气息,外出求学、经商、参军者甚多。百年来,吕官屯村一直是全天津“河沿”一代的名村。

  最近几年,陈官屯镇铺开了“全域化文明实践”,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发掘村里的文化能人,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台小“村晚”,展现的是吕官屯村以党建引领乡风、淳化民风的接力尝试;是当地人育人成才,又自觉返“渡”乡村的朴实想法;是全村上下共建美好家乡,共创安定和谐的醇厚民风。

  基于这种极具“风味”的乡村情,吕官屯村在“运河文化”的根基上,创新系列文旅亮点,编排了自己的村歌,年轻人自发给村里做了宣传片,打造了自己的文旅主题、农家餐馆、骑行路线。

  真正让“村晚”治愈人心的秘诀,是乡亲们朴素的初心和发自内心的喝彩。从策划到彩排,再到正式表演,参与其中的人,都会回味这段难忘的经历,高高兴兴地把“村晚”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