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这样,如果在我们那足够解聘两次了。”
这是蔡韬的朋友和他开的一句玩笑。作为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蔡韬和他的团队一心攻关“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这一世界难题,6年只做一件事,一篇论文都没顾上发。
而正是他和团队的这种专注,最终令“气体变食品”成为可能,引起世界瞩目。前不久,202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颁布,该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科技创新要取得重大突破,往往需要科研人员甘于“坐冷板凳”,做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做反复攻坚的“一根筋”。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抛开名利心。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当年报考大学时,别人都选热门专业,唯有他选择了乏人问津的火炸药学,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研究,没有理论框架就自己摸索,没有科研平台就自己动手搭建,不仅建立了我国独特的火炸药理论体系,还攻克了废火炸药回收利用等难题。许多基础性研究、原始创新的突破,正是源于这种不求回报、心无旁骛的付出,这是“冷板凳也能坐热”的逻辑使然。
坐热“冷板凳”,念好“敢”字诀很重要。最初,“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项目起名为“凭空制造”,可见难度之大、探索领域之新,不靠勇敢地闯和试,凭什么推开创新的大门?数学家华罗庚说过:“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敢”字是一把坚硬锋利的斧子,勇气、活力、激情,皆来源于此,灵感、思路、方法,可伴随而生。当然,敢不是只凭热血,而是要以科学论证为依托。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从来就不是矛盾体,正是对科学的客观审视,让敢闯敢试拥有了价值与意义。
无论是肯坐冷板凳还是敢闯敢试,说到底,都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是对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精彩诠释。纵览202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关键制备工艺及应用”“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项目,有不少取得了颠覆性变革、国际性突破,并广泛地应用到产业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事实证明,科学家精神的赋能,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强推动力,这是一种丰厚的人生回报和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而弘扬这种精神,除了要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拼搏,也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通过“破四唯”“立新标”等举措,为科研人员创造无后顾之忧的创新环境。
肯于付出、敢于尝试,是科技创新走向成功的两样“宝”,无数前人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这一点,而后人还将继续依靠这两样“宝”书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