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杜传忠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闫 丽 本报评论员
创新的种子,只有遇到好的环境才会生根发芽、生机盎然。一个“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环境,就如“热带雨林”,催生不同领域开花结果。最大程度优化创新制度供给、改善创新生态,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才会竞相迸发。
闫丽:创新能力强不强,与创新生态的好坏有很大关系。需者“出榜”、能者“揭榜”、强者“挂帅”,我市相关部门以“揭榜挂帅”形式开展技术攻关,一家牧业企业通过“揭榜”相关项目,研发新技术,选育肉羊新品系,成为中国羊业“芯片”公司。在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中,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和实现梦想的土壤。
杜传忠:是这样的。在大自然中,好的生态会孕育更加多样的物种,塑造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主体相互协作、各种创新要素汇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机系统,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这个系统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动态性、自组织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创新不是哪一部分、哪一部门、哪一链条的事情,而是全链条、全社会的创新。具体来说,在创新生态中,政府、企业、高校、研发部门等创新力量是否有效汇聚,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流动是否充分,政产学研用合作通道是否畅通,这些问题解决了,在创新“高原”上就会挺立起更多“高峰”。
闫丽:挺立起创新的“高峰”,需要敢闯敢试。不久前,我市科技部门探索创办天津科技成果网,通过线上交易平台+职业技术经理人的运行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的企业寻找了很长时间的技术,天津科技成果网和职业技术经理人一周就解决了难题。由此可见,让人员“动”起来,让成果“转”起来,都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
杜传忠:可以这样说,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改革是点燃这个引擎的点火系。形成良好创新生态,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制机制改革。你提到的这个新模式、新平台,实际上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更直接地将创新成果的需求方与供给方对接起来,更有效地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很多时候,一些创新资源要素比较分散,如果能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有效整合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创新供给侧”潜力。当然,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性创新制度的完备,也包括相关配套支撑机制的创新突破。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创新驱动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创新企业和人才就会用脚为我们投票。
闫丽:是的,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要有开放的视野、协同的心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创新链之间,乃至产业链与创新链间的关系,制约着整体创新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创新的赛道上应该怎么用好“开放”与“协同”这两招?
杜传忠: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创新生态具有开放性和协同性,只有在开放和协同中才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组织呈现网络化、专业化趋势,企业加快布局跨地区创新链,一些重要和复杂技术的产业链供应链不可能在一个地区内构建。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主动从外部汲取新的要素、资源、能量,使创新生态持续充满活力。比如,天津瞄准北京丰富的创新资源,通过举办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会,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研发转化优势互补、紧密衔接。这是区域间的协同,也有产业与创新之间的协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整体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闫丽: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水平的创新,要靠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来完成。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是天津正在实施的“十项行动”之一。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做好梯度培育、优化结构、搭建平台、完善保障工作,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活力才会充分涌流。
杜传忠:没错,创新最关键的是人才。引育人才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硬举措,也包括软环境。海河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的人才政策非常宽松,科研组织自主灵活,让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权。海河实验室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很多高端创新人才。同样,创新不但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领,也需要更多技能人才的支撑。按照重要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相互交织,强大的人才引擎就会为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