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如今,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打着“名校父母”旗号晒育儿观和教育方法,其中有不少借机兜售图书、在线培训课程、学习机等。“育儿经”里有多少真诚,值得怀疑。而且,“名校父母”是不是真的培养出了考上名校的孩子,不得而知,但不少家长关注这些账号后,就变得不淡定了,用学来的“鸡娃式教育”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
退一步讲,即便“名校父母”的光环是真的,其教育理念很多也值得商榷。比如,有人提倡超前学习学科知识,“7岁学完小学数学”,令人瞠目;有的提倡“虎妈”式高压教育,把孩子视作学习机器。在这些自媒体制造的焦虑面前,有的家长不能理性对待,不管这些“育儿经”有益无益,赶紧照方抓药,恨不得在孩子身上逐一试验。
这些家长显然忽视了一件事,即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个案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普遍性,拿别人的教育方式生搬硬套,无异于削足适履,不但不能让孩子走向成功,还可能适得其反。教育子女没有捷径可走,指望读几篇“爆款”文章、听几节课、买几本书就能解决问题,是把教育看得过于简单和功利化了。家长们当然可以从成功人士那里寻求借鉴,只是需要三思而后行,认真分析哪些适合自己的孩子,再结合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案。这是一个依靠智慧与耐性的过程,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看待孩子的成长成材,不能在某些自媒体的话术诱导下失去辨别能力。“名校父母”的育儿经,还是要慎听。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充满快乐的。最近,一个“05后”学生刘天韵出了一本书──《我给名著画插图》,为25部经典作品创作插图,并写下阅读手记,出色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人佩服。她的父母从来不给她报各种课外班,任由她在兴趣中成长。这种“放养”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她反而在中考时拿了作文满分,考进了心仪的学校。
如今“双减”政策的施行,给家长和孩子卸下了包袱,也为孩子们快乐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与其一味以“鸡娃式教育”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如帮他们学会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