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邵超峰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朱绍岳 本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朱绍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您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重要特征?
邵超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环境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成为破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金钥匙”。这既是一种理念形态,也是一种实践形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能够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朱绍岳: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邵超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从生产端来讲,只有推动生产者实现原材料、加工生产流程等各环节的绿色转型,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让生产方式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相适应,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从消费端来讲,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通过需求侧的变革带动生产方式转变,扩大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绿色供应链,引导公众积极选购绿色产品,能够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朱绍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提高发展质量,必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邵超峰:实现“双碳”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涵之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众多产业链条。发挥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技术路线、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引导不同产业之间实现更加高效的分工合作,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助力产业转型的同时,收获更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大对企业在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会更好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朱绍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社会民生。提高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能够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可靠保障。
邵超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考验我们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从参与主体上来看,我们的视野可以放得更宽一些,既要看到政府,也要看到其他主体。寻求建立在利益共存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共识”,各尽其责、各尽所能,充分激活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能够使生态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转变。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健全多部门、全社会协同联动机制,能够提高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精准度与流畅度,持续增强生态治理合力,让绿色发展良好势头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