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的
个别当事人过于强调从自身出发,对律师的要求过高,希望案件能打赢,律师费少付,而且对律师有不少指责和猜疑。但正像律师们常说要换位思考,如果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也还是会觉得,选择一个好的适合的律师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当事人找律师的手段无非是那么几种,在街边或者法院门口看到律师事务所的招牌;在报纸或者电视上看到律师的事迹和法制宣传;看到了律师在网络和传统媒体所做的硬性广告;受邀请参加了律师所作的“开放日”“主题日”等有关的“法律服务说明会”;看到律师的专业著作或者法律言论;要不就是朋友或者兄弟单位对之前聘用的律师有意或者无意的介绍;再就是选用律师的单位使用“招投标”的方式,公开选聘律师,从受邀请的律师中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人选,大约也就是这样的几种方式吧。
当事人选择律师,有各种标准,比如有人认为女律师还是不如男律师。有人认为老律师跟不上形势了,有人认为年轻律师经验不足。也有人因为这位律师竟然为这家客户的竞争对手服务过,出于商业秘密等方面考虑,就不再选择这位律师了,一切选择的作出都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商业服务,垄断市场是很难的,谁的能力哪怕再大,也不可能独占市场。找到一个专业对口和能与之共事的律师是很不容易的。看律师之前的业绩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律师号称精通擅长某一类案件,那如果追问一句,您真的做过这样的案件吗,在哪级法院做的,有没有胜诉判决书?也许这位律师后面的回答就不那么肯定了。很多法律案件看似和之前做过的差不太多,但是,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更深入研究才能有更好的法律结果。否则就是看上去很美,其实一动手就知道存在的问题很多。青年律师确实可能经验不足,拿到一个案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而知名律师又相对事情太多,刚要深入研究案件,又要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很多当事人反映,说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律师能完整地进行一次对话,律师太忙了,很多律师总是设法先把这个案件接下来,然后就想着下一个怎么接下来了。所以如果让当事人想想是哪一次和自己律师的对话还算比较完整,那有可能是律师在承接这个案件之前那次,之后律师的人都不好找。律师如果这样对待工作,那跟法律包工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实践中律师的说法也不一样,很多律师也讲,自己的事情虽然多,但也不想砸掉自己的牌子,所以案件只要承接下来,还是会非常认真对待的。有的当事人聘请一个律师以后又担心不稳妥,既担心律师的水平不行,更害怕律师和案件对方私通……选择一个合适的律师,也真是要看缘分,也要看双方的磨合了。
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