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办好民生实事”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以及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民政、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关于202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的相关情况。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付卫兵表示,市民政局推动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将全市22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平台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将13.69万人纳入保障范围。今年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211人次,帮助321名人员成功寻亲。组织“情满津门”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等活动,总共发放慰问金1.55亿元,受益群众16.5万人。
今年,全市新建养老机构17家,新增床位1806张。建成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2200人。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惠及全市残疾人20万人次。
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
今年以来,本市织密“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网,构建“老”有所“医”“小”有优育服务新格局。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得上好医生、看得好病,今年本市构建以5个医学中心为龙头、9个区域医疗中心、9个专科诊疗中心和区属医院为主体、268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共组建15个城市医疗集团、10个区域医共体、25个西医类专科联盟、24个中医类专科联盟。持续推进基层特色专科建设,搭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三级胸痛救治网络体系,建设基层糖尿病规范化门诊110家、呼吸慢病门诊79家、社区疼痛门诊102家。
实施“方便看中医 放心用中药 看上好中医 业(夜)诊行动”,累计开展中医义诊活动2662场,受益16.9万余人次,提供中药个性化服务193.1万人次,提供业(夜)诊服务66.3万人次。
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扩大
市医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明远介绍,在职工医保方面,完成“统模式”改革,重视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居民医保方面,创新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优化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机制,扩大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至近亲属,今年1至11月份,个账共济1162万人次,共济金额10亿元。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1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万人。
通过新增126个药品纳入医保报销,今年目录内药品达到3088种,通过国家谈判和竞价的121个药品平均降幅61.7%。2025年本市还将新增91个药品实现医保报销。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今年又有400多个药品、5类耗材价格实现大幅下降。
“12月19日,由本市牵头开展的国家组织第五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产生中选结果,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外周血管支架整体价格从每个2万元左右降至3000左右。”杨明远表示,相关患者将于明年5月份之前使用上降价后的集采产品,进一步享受改革红利。
本报记者 李文博 张艳 穆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