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周刊·书香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灯节在街巷 有“闹”劲儿
文/肖复兴

  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灯市‌‌”,或者叫做‌‌“闹花灯‌‌”,也有叫做‌‌“踏灯节‌‌”的。‌‌无论是一个‌‌“逛‌‌”字,还是一个‌‌“闹‌‌”字,或‌‌“踏‌‌”字,都体现了那时灯节的张扬劲头儿。

  在老北京,灯节在街巷里,在平民百姓之间,方才会有‌‌“闹花灯‌‌”的那种‌‌“闹‌‌”劲儿。那时候,前门和琉璃厂一带,最为辉煌。清竹枝词里,‌‌“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说的是那时候的盛况。即便在小胡同里,在四合院里,小孩子们也会提着走马灯、气死风(一种简单的圆形灯笼,说它‌‌“气死风‌‌”,是因为提着它怎么跑,风也吹不灭),或者小橘灯,绕世界跑。

  现在,灯节已经萎缩进了公园或电视里了,即使街巷、高楼大厦和商家店铺前,可以看见灯,却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无法和《京都风物志》中所列举的那些琳琅满目的灯相比了。对于元宵节的灯,我们的想象力似乎在退化,元宵节的味道也随之只剩下了元宵的一种味道。

  小时候,我家住前门楼子东边的西打磨厂胡同,元宵节之夜,是灯火热烈的地方之一。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这条老街,还看见我们大院大门口房檐上专门挂灯的粗粗的铁钩子。那时候的元宵节,一胡同的各家院子前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灯,溢彩流光,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如今,顺着老街望去,一排院子灰色鱼鳞瓦的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半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还在,灯却不会再挂起来了。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被日子渐渐遗忘,被我们自己的手渐渐丢弃。

  (节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