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新释放的消费激情点燃了天津的夏日“夜经济”,各区相关部门也深挖自赏,结合区域特色筹划开放了一个又一个夜市,期待津城夜市燃爆烟火气。有的吃、有的玩,自然是夜生活的必然节奏,但今年夏天扎堆亮相的数十个夜市却并非个个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有不少夜市陷入“同在山峰不得花香”的尴尬境地。
究竟怎样的夜市才能受到青睐?到底这夜市之美该如何绽放?本报记者走访津城多家夜市,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特色招牌一字开
银旗彩帜邀客来
一方夜市,半城烟火。盛夏搭配夜市,想想都是大写的“舒适”。自年初以来,各类消费快速复苏,7月启动的2023第三届海河国际消费季也将夜市列入提振消费的重要范围。
“唐装美女很上镜,今天打卡反映不错,朋友圈刚发出10分钟就有好几十个点赞。”“这摊位长龙拍出来夜景很有层次,我的打卡九宫图和抖音今天都要刷屏,前两次我的夜市视频就挺受关注,今天我要再接再厉。”逛夜市的市民告诉记者。
各区的夜市都尽量办出特色。国风潮、异域风、创意市集等主题比比皆是,新推出的夜市更是普遍博得爱热闹的天津人们的关注,开市初期都会有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
爱吃、爱玩、爱拍照的市民和游客,各有所好,更有爱逛人群把不同主题的夜市也玩出“集邮”性质。“海河很美,这个地方很出片,我和朋友每周都会抽出两天,下班后找个有意思的夜市去打卡逛街,有时候为了展示新衣服也会特意过来。”专程开车过来打卡的周小姐表示。
在河北区意大利风情区的马可波罗广场上,冉女士和家人一起在灯光秀背景下拍照打卡:“这里的西餐很正宗,吃完饭逛逛周围,建筑和灯光秀都很有氛围,我们一家经常过来,每次都会坐上一会,拍拍照,看看街景,有演出的时候偶尔也凑凑热闹。”
占据景观资源的夜市有着先天优势,也有一些打卡玩家瞄准特色摊位,在朋友圈出位。“我看同学拍的美食制作特写视频,烟气蒸腾那一瞬间还挺有食欲。”正在上大三的陈芃被同学发的美食摊位安利,加上姚村夜市距离学校也很近,也就约了几个室友一路骑行来逛夜市并且体验打卡美食。
吸引最多人气的地方当数驻场歌手带给大家的互动“花式出圈”,这种方式吸引来的并非都是年轻人,很多老年人的目光一样被吸引过去。“这些歌都没听过,听个热闹,夜市就是得热热闹闹。”都市夜场市集里一位老者表示,自己家就住在附近,每天晚上出来遛弯,有了夜市,就常来这里坐会。
吃喝玩乐皆在列
尝遍难得“一招鲜”
“这俩月我逛了十来家夜市,感觉摊位不论多少,内容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小吃、小摊和小游戏。”市民王先生说:“好几个夜市里吃的就那几样,烤羊肉串、烤鱿鱼、炸臭豆腐、冷饮、冰淇淋,都差不多这些,多吃几次就没啥兴趣了。意风区、俄欧风情街这样的夜市有正式餐厅,偶尔可以调换一下口味。”
随着夜市文化的普及,市民们玩得越来越透,对于新鲜感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住在和平区的小辛去过民园和天塔湖夜市,“天大这边的氛围我还挺喜欢的,尤其是文创摊位,但第一次逛过的新鲜感之后,再来就很难吸引我的眼球,商品更新也很少。”
在形态丰富的外衣之下,不少夜市却难掩其单薄的“灵魂”。“环境好的夜市,我和朋友时常聊天喝酒还是挺爱去的。”市民张先生直言,“但大多数夜市里吃的都是烤、炸、冰,玩的都是套圈、打枪,所谓文创也就是地摊小商品,到最后,玩一圈也记不住啥。”
“逛一逛还可以,基本不会消费,找不到太吸引我的东西。”喜欢文创的丛小姐平时经常光顾各种文化市集,夏天里兴起的夜市文化也让她寄予厚望:“我很喜欢淘宝,夜市是个很好的场所,但这两年的夜市有点模式化,以前那种能淘到宝的摊子很难遇到了,大多数都是批发商品,包括文创商品实际上都不太有个性和创作感。”与之同行的魏女士则表示,“以前我们去过一些南方城市,有几个夜市印象深刻,规模不大,但每一个摊位都非常具有创作力,从非遗手工到创意设计,从手工皮具到古法小吃,或许因为我们是游客,但每一样真的都挺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非常期待能在天津找到这样的市集。”
部分地区的夜市在跟风上市后不久,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我家门口就有个夜市,开业去过一次,也有炸串和冷饮等二十多个摊位,昨天再去基本没有人逛,摊主也都坐在那儿呆着,感觉快干不下去了。”住在北辰区的宋女士说,“我们要逛夜市基本会去市区里比较有名、人多的夜市,家门口的虽然方便,但没有什么可逛的,也就不想去了。”而市区也并非所有夜市都火爆。记者走访过程中,还没到恒基广场,就能看到大屏上的“恒基夜市”几个大字。路边同样摆放着“津津有味美食节”的刀旗。但往里走去,便看到人流稀少,灯光昏暗,仅有的几个摊位中还有一部分甚至没有开张。
夜市得谁之青睐
双向奔赴难在哪
要让消费者爱来、常来、流连忘返,还是要瞄准需求人群和爱好所在,买家和卖家双向奔赴,才会有持续繁荣的夜市经济。
意风区、俄欧风情街、时代奥城、津南老三街等夜市延长区域餐厅和店铺的经营时间,餐饮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成为食客夜市的焦点。除了套圈和步枪打气球以外,天塔湖和东丽区几个夜市又把游乐场的碰碰车、赛道赛车等项目平移到夜市广场,让亲子游乐得到更大满足……本市部分夜市已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锁住一部分消费人群。但大批夜市的兴起,让消费人群分流加剧,经营者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位于友谊路新业广场的都市夜场市集,一个手工编织摊主前一对年轻情侣正在选礼物。“一只小熊30元钱,这只兔子25元。我这一天50元钱摊位费,有时候还行,有时连摊位费都赚不出来。”
驻唱歌手小孙也表示:“一晚上驻唱也就挣个路费,过日子肯定不够,但有个地方展示才华也让我很开心。”
“自制干花在夜市里销售还可以,好多情侣路过都会买一小束,9.9元和15.8元这两款卖得最好,假期销售不错。”摊主小马说,“一个月算下来,收入可能还不如上班的工资多。”
个人摊主以兴趣为基础,但盈利仍是支持其长久驻留的动力。要带动夜市的热度,或许可融入更多刚需,让夜市的特色不再是吃喝玩乐。例如,这几天在上海、西安等地备受关注的“人才夜市”,把招聘现场搬到夜市,人才部门和优质企业的加持,对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创新创业集市,瞄准青少年,现场体验创业企业带来的最新产品和服务,主打科技和前沿文化;安徽、河南等地兴起的非遗夜市,集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中小学生的假期打卡作业也在玩乐中解决……他山之石或许并不完美,但秉持定位新鲜、选品独到、管理精细、品质真诚的“鲜、独、精、真”策略或可一试。
新报记者 安元 赵秋艳 张艳
图片由河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观察
草根夜市
也要讲点精细化管理
夜市是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始终灿烂的明珠。远溯至唐朝,我国的夜市文化就已是闻名遐迩,唐代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就通过“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诗句,让彼时熙熙攘攘的场景跃然纸上。《全唐诗》里有近八十首诗提到各色酒旗、酒幔、酒旆,而今日夜市里的各色旗帜、招牌、霓虹灯更是与古代市集遥相呼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倾向于关注运动的东西,对静止事物易于忽略。由此可见,极致草根的夜市文化也同样蕴含着诸多管理与经营的门道。
今天的夜市,在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展现符合时代的新夜市文化。
比如,信用体系的加持。在严选商户入围之后,经营中如何让商户在卫生、环境优良的基础上,在用料、做工、品质保障,甚至手工商品的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严格管理模式?健康安全的消费承诺是否能够落地,让“煎烤炸冰”不再是夜市餐饮的唯一符号,卫嘴子文化绵延出的丰富美食,如何为烟火气平添健康美味标签?据了解,有商户评星的措施已在实施,不过让消费者在夜市里放心消费,是一道亟须解决且不容形式化的考题。商户的星级评定不是目的,如何客观公正、随时更新地进行评判,才是星级的含金量,才是管理的价值所在。
再比如,不断迭代更新的主题活动。主题夜市固然有噱头,但短促热度过后仍需要提振消费热情与活力的城市又该如何呢?今年在本市一些夜市中接连上演的LiveHouse、泼水节、音乐节等或许都不是首次登陆天津,但定期翻新的活动和高互动性的现场感确实大大刺激了区域活力。
或许是露天里的一场老电影,或许是自己动手调配的一杯奶茶,或许是一个玩偶的集卡……天津是一座有文化有情怀的城市,卫嘴子们爱吃也爱说,多品类文化的融合在这里交相辉映,夜市有的不仅仅是烟火气,更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气。用精细的管理擦亮夜市这颗草根明珠,或许我们都能找到不一样的体验。
新报记者 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