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孙其峰先生的中国画教学与实践
~~~
沽上丛话
《林希自选集》新读(三)~~~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著手成春(图)
汪惠仁 文并图

  我给了很多朋友很多的错觉——这当然是后来我才知道的。等我知道的时候,我的反驳是那么的无力且无效,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说,汪惠仁是儒雅的。这显然是个错觉,但这是美好的错觉。我愿意在这个错觉的指导下,学习一点儒雅。他们又说,汪惠仁的生活是精致的,哦,这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个我必须得说实话,我的生活是简陋而粗糙的。我是想过往精致的路子上靠一靠的,但是,一试就知道,太难了,生活不是想精致就能精致起来的。

  我爱做饭,每天下午,只要是没有长的会议,一下班,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骑车飞奔回家,做饭,但我绝无做美食家的冲动。偶尔,我写大字,但是,我对文房文玩却是陌生的。精致是系统性的讲究——一支不错的笔,它当架在不错的笔架上,砚台也不能坏,否则气质不对,桌椅书架博古架的款式材质也得跟上,于是,一个大问题不能回避,房子风格对吗?精致这个生活路线,在我这里走不通。

  不走精致的生活路线,我换来的,是不在生活的仪式上过分操心。

  今年春节假期,爱人带孩子先回老家,我一个人在天津。这下就更放松了。直到有一天,我站在家里,看着堆满了快递箱子的过道,看着桌子上摇摇欲坠的电脑与书刊,看着杂草丛生枯藤纵横的阳台,这才意识到,我端着一杯茶,走来走去,居然找不到一块能让自己踏实坐下来的地方,沙发上都是我的毛衣和棉袄。

  汪惠仁,日子不能这么过。我仿佛听见了儒雅的自我批评。生活可以不精致,但家居整洁总是可以做到的。于是,该扔的扔。留下来的,码放整齐,该放柜子里的放柜子里,那些自己舍不得扔却并不漂亮的东西,塞到床底下。年轻的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收纳;我也告诉年轻的朋友,我这个年纪,把它叫作爱国卫生运动。

  总之,我确凿无疑地获得了一块喝茶的地方。小茶海用上了,从朋友们那里见识过的喝茶工序也用上了——茶洗一下,茶汤更为清亮,喝茶的人,心情也似乎变得更为清爽,如果机缘来了,喝茶的人还有可能体悟到所谓的清妙。当然,对我来说,喝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就是喝而已。我高兴的,是家里物理空间的小小改变——再有邻居或同事来,能有个地方坐了。原来的情形是,他们站在门口望一下,说几句话,仓库般的汪宅,进来还是不进来,他们也犹豫不决。

  阳台是下一个需要改善的地方。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好多年前他自称阳台农民,并为此刻了一方闲章。现在,和他心事相通的人太多了,社交媒体上的阳台农夫群之类比比皆是。我家的阳台小,不用搞大动作。牵牛花原来就有,长乱了,删繁就简,留一盆。斑鸠啄来的杂草,全部清除。把几个模样还过得去的陶盆、瓷盆清理出来,松松土,我种上了朝天椒、蒜苗、小葱——都是给面条增香的东西,我喜欢吃面条。

  说实话,我没有闲工夫侍弄花花草草,人生也还不到“颐养”的时候,但我依然能体验到植物生长带给自己的别样的愉悦。对现代人类而言,农事由养育自己的最早的生产实践,已经转变成一份心理需求。而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农事的纠缠则尤为复杂深沉。豆棚下有高人的闲话、桃源里寄托着梦想期盼、带月荷锄者的内心充满喜悦,我站在自己家小小的阳台上,轻微劳作,我知道,这一切都多少与某个传统相关联。古人的生存美学,至今依然有用有效。我不是隐士,我对隐士没有什么好感,对隐士派头的拿腔拿调更是厌恶。我只想保留一种能力,自己动手的能力。生活里需要改善的项目太多了,空有主动情感是不够的,我们要亲手修缮。

  这个春天,我找回了喝茶的地方。这个春天,我重新整理了阳台。这个春天,我仿佛得到了春的启示,我变得勤快,我著手成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