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阅读天津作家杨仲凯的随笔集《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危地马拉作家奥古斯托·蒙特罗索,想到他的一句话小说——“当他醒来时,恐龙依旧在那里”。这篇12个字的小说,既有情节又有细节,在给读者带来无尽遐想的同时,也为微型小说也能成为优秀小说,做了一次最好的证明,使得“短”与“长”,都能成为文学跷跷板上的两极。
长篇巨制是衡量一个写作者写作高度的标杆,这早已经成为文学界的共识;但绝不能因为有这样共识的存在,而忽略短小文章的价值。还是举例奥古斯托·蒙特罗索,他出版过微型小说集《黑羊》,里面每篇文章都非常精短,多是几百字,最长也不过千字,但是读后令人有着痛快淋漓的“长篇小说”的享受。世界文坛并没有因为蒙特罗索写得短而对他有任何的藐视,相反,蒙特罗索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作家,马尔克斯、略萨、卡尔维诺以及波拉尼奥,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
由此可见,短文章也能出彩儿。这就不能不讲《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这部随笔集,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叫“路上五百字”,也就是说每篇文章都是五百字。
作者为什么要把文章写得那么短?在这部随笔集的“跋”中,杨仲凯坦露了个中原因——“白天做律师,晚上当作家”。我曾经见过杨仲凯的忙碌,在多次出外参加活动时,他的手机几乎没有消停过,一路上不断接打电话,内容大多是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还能看见,无论在火车上还是在飞机上,他打开电脑,开始写他的“路上五百字”。我时常想,假如我是他的这个状态,别说“路上五百字”,就是“家里二百字”恐怕都写不了。单凭这一点,就值得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
无论是长、中、短篇小说还是小小说,语言、细节、情节以及结构,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绝对不会因为字数少、篇幅短,这些要素就不存在、就可以完全忽略。从某种方面来讲,短文章似乎更能考验写作者的功力。
《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一共有172篇短文,在杨仲凯的严格界定下,如何能在五百字的篇幅里,升腾起思想与艺术的光芒,考验着写作者的心智与胆量。还有一点,因为这是一部主体性极强的随笔集,又加上五百字篇幅的限制,导致在字数上没有一点纵深之地,因为又需要作者直抒胸臆,所以稍微不注意就会露出破绽。
另外还有一点,杨仲凯不仅界定了字数,还界定了书写内容,完全都是日常生活。虽然他有着律师职业的独特性,洋洋洒洒起来绝对可以高深莫测,让你摸不着边际。但,杨仲凯不做高深状,他要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用“我”的观照来独特呈现,从平凡之中显露出来思想的亮光。
三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也一定是优秀的。作者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他的172篇“五百字”,皆是语言精练之作,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在语言凝练的基础上,作者还特别注意细节的重要作用,常常把“细节”当作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力。譬如《说拍照》这一篇,从“很多人喜欢拍照”说起,说到照相馆时代,直到手机拍照时代,最后再说到将来或普及的无人机拍照。假如只是罗列,意思不大,作者在这里“点”到了“自恋型”的拍照。这个微小“细节”,说明了拍照“灾区”在哪里。
思想是精短文章的重中之重。没有思想的“短”,可能仅仅就是“短”,只有拥抱了思想的“长”,“短”才能显得弥足珍贵。《失去的时间夺不回来》这一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写作手法,都非常值得细细推敲。“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对于经历过那段特殊时期的人们来讲,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因为说得太多了,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常识,似乎很少有人反思。杨仲凯呢,反其道而行之,他从逻辑角度来看,并用最普通事例来做说明,“过去就没了,时间又不是一个被对方抢走的篮球,是夺不回来的”。随后,他又举例,所谓的能夺回来,可能是指通过提高效率的办法夺回来。“比如两天能够做好的事,一天就把它做好”。但其实夺回来的已经不是时间而是成绩。最后表明,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在哲理之外,又有着日常生活中的“庸常之乐”。作者始终没有讲大道理,说的都是人之常情,说的都是朴素的哲理。
逆向思维是杨仲凯写作“路上五百字”的“独门秘诀”。
英国作家尹恩·麦克尤恩讲,好的情节,一定是下一个情节对上一个情节的背叛。也就是说,你不能顺着一个情节走,一定要转向才能精彩。
出版过长篇小说和长篇非虚构的杨仲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即使写作“五百字”的微型文章,也懂得运用这个写作手法。起码从他的入题开始,就已经运用了这个写作手法。《七天长假的隐喻》一文便是这样逆向思维的体现。
在大多数上班族的心里,长假休息七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杨仲凯的文章上来就说“一旦到放长假时,就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知道,无论怎么安排,都会让人感到遗憾”。在讲了众多休息方式之后,作者发出感慨:“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天长假好像是人生的隐喻。”如此简洁的表白,让一件大众非常熟悉的事情,上升到了人生思考的层面。
《越椭越圆》也是一篇颇具哲理性思辨的文章。从“我”还是小孩子那会儿上美术课画杯子讲起,画杯子不像的原因,是因为把杯口画成了一个平面的圆。美术课老师告诉“我”,只有把杯口画成椭圆形,才能够“越椭越圆”。从小孩子的故事开始,又讲到了启功先生的书法视频,再说到“横平竖直是错误的,横要是想好看,就得写得斜一点”。又说到了表演,最后发出“画起来椭,但是最终看起来,还是一个圆,求的不就是这个圆吗”的无限感慨。
在五百字的篇幅里闪转腾挪,实在是不容易,也就是犹如评论家们常讲的那样,写精短文章就是“在针尖上跳舞”,好在杨仲凯通过他的“路上五百字”,做了一次如何“在针尖上跳舞”的有效尝试。
四
无论篇幅是否长短,只要能够写出人生意境与人生思考,写出庸常生活中的朴素之美,那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只要写得足够好,任何创作都应该引起重视,中外文学史上的太多事例已经说明。
把文章写得短些、再短些,不仅能够节省别人的时间,也能检阅你的思考深度与写作才能,杨仲凯的《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就是在亲身实践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