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电视剧《繁花》里的故事,也曾在天津上演~~~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燕
我看不见世界
但想让世界看见我(图)
文 王小柔
  陈燕和导盲犬黑萌萌(陈燕提供)

  陈燕

  北京人,中国首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首位盲人跆拳道选手、首位盲人独轮车骑手。中国导盲犬畅行的呼吁者和推动者。

  认识陈燕十几年,看着她和很多同行者把导盲犬畅行这件事,“死磕”成中国很多公共场所的一条法规,其间之难,有很多不眠之夜和以泪洗面,但对于生性乐观的陈燕来讲,那都是浮云:世人皆言歧路难,我沿歧路上青山。

  陈燕因先天失明被父母放弃,姥姥把她带大,为了让这个残疾孩子能有生存能力,老人对她进行各种听声训练和道路记忆力训练,用感觉代替视觉。比如,姥姥会把硬币丢到水泥地上,让她判断是几分钱的硬币,同时听硬币滚动到哪里停住、倒下,一步到位去捡起来,绝对不能在地上摸索。正是从小的这种游戏式严苛训练,让陈燕成了“声呐人”。甚至,我俩出行,在我不知道该往哪走,要导航时,她会说:“跟着我走吧,丢不了。”

  陈燕的生命如此丰厚。她不仅超越了自身的视力局限,而且让一众视力正常的人觉得自愧弗如。命运给了她一个黑暗的世界,把她压在生活的最底端,她竭尽全力顶开一道缝,在黑暗中向阳生长。

  盲人大都选择深居简出,将生命细节对外部关闭,卑微地匿身于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陈燕却一直选择在阳光下行走,甚至是大步流星地走,因为她有自己的眼睛——导盲犬。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当导盲犬无辜被拒,屡屡受欺,陈燕用自己的能量矫正公众的认知。当我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看到《轨道交通乘客守则》里面有“禁止携带宠物(导盲犬除外)”的条文,都会拍下来,因为括号里是文明进程的推动,源自盲人们的努力。

  陈燕再次成为新闻,是因为她的导盲犬黑萌萌。以它为样本,中国第一只通过导盲犬皮肤细胞克隆出的导盲犬预备犬宣告成功。导盲犬是盲人的“第二双眼睛”。据统计,我国有1731万视力残疾人,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仅有几百只,与群体性巨量需求相比,导盲犬极为稀缺。科研部门希望通过克隆技术,让更多具备优秀基因的导盲犬进入工作中。

  在黑暗里看见光明

  导盲犬给盲人希望

  两个手机同时响铃。陈燕听着手机播报的电话号码,一个是大连导盲犬基地,另外一个是陌生号码。陈燕先接陌生号码,想着一会儿再给导盲犬基地回电话。耳畔传来一个男声:“我是克隆公司的,经大连导盲犬基地推荐,请导盲犬黑萌萌参加克隆导盲犬的试点。”陈燕蒙了。克隆,她想起多年前克隆羊多利的新闻,那只羊好像寿命不长。她直接对着电话说了很多个“不行”,可对方不挂电话,给她普及克隆技术,说只需取动物的三块皮肤,之后一个一模一样的小体就出来了,克隆的动物没有记忆,身体机能跟母体一模一样。为了说服陈燕,对方告知她目前已经克隆了优秀的警犬和搜救犬,正在研究导盲犬。陈燕不想参与这么高科技的事,客气地要挂电话,对方急着说:“如果克隆成功,以后导盲犬的淘汰率就低了,训练导盲犬的费用也会下降,更多的导盲犬可以服务于盲人。”

  陈燕沉默了,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要20万元以上,而且淘汰率高达60%。她轻声回答:“既然是大连导盲犬基地推荐的,我配合。”

  2023年11月,北京已经很冷了,本来陈燕应该去南方工作,但为了克隆黑萌萌,她留在北京。终于,专家到了。出发前,黑萌萌拉肚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陈燕想,会不会克隆出来的小狗狗也肠胃不好呢?到了陌生的地方,黑萌萌就比较兴奋,陈燕能感受到导盲犬的变化,轻轻撤下黑萌萌的工作服,表示它可以玩一会儿。狗的天性被释放,尤其当它见到两只为拍电影克隆出来的中华田园犬,玩得更欢了。

  专家让陈燕发出指令,让黑萌萌在桌子上躺下。导盲犬有点儿紧张,望向主人,它大概不明白为什么要摆出这样的姿势。陈燕更紧张,她看不见,只能一遍又一遍叮嘱,别把导盲犬弄疼。一句“不要动”,成为导盲犬的“定海神针”,取皮肤的全程,黑萌萌纹丝未动,配合得非常好。

  陈燕听专家说,半年后,克隆出来的导盲犬预备犬就能跟大家见面了。她心里打着问号,既好奇又期待。2024年6月18日,每年一度的“年中促销节”,当别人在疯狂清空购物车,克隆成功的导盲犬预备犬出生了。陈燕感叹,这个生日真好记。不过它需要打完全部疫苗,才能和陈燕、黑萌萌见面。中国首例克隆导盲犬预备犬出生的消息发了出来,陈燕兴奋地“刷”着新闻,把留言一个一个点开听。她崩溃了。

  第一条留言:“为了一己私欲残害动物,你的心怎么这么狠?”第二条留言:“你的良心在哪里?一起出生好几十只小黑狗,在这些小狗中选出最像的留下,然后把其他小狗都害死,抵制克隆!”陈燕脊背发凉,难道这实验有几十只小狗出生,最后只让一只活了下来?带着恐惧,她拨通了专家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克隆工作犬的目的是避免淘汰率,不存在大家说的情况。这也是因为克隆技术的宣传比较少,造成了公众的误解。”陈燕这才放心,她想,大连导盲犬基地的创始人王靖宇教授非常爱动物,如果克隆技术这样血腥,他不可能用自己基地的导盲犬做试点。

  陈燕一直盼着跟小克隆犬见面,这只小狗在她黑暗的世界里已被想象过无数次了,甚至它的习惯、它的气息。2024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陈燕终于等来了邀请。“粉丝”给这只活泼的黑色拉布拉多犬起名叫“米诺诺”,它是全球首例被成功克隆的导盲犬预备犬。

  到了目的地,陈燕遇到一只猫,据说也是克隆的。她没心思聆听这个动物世界,始终用耳朵寻找熟悉的身影。忽然,由远及近,传来小狗爪子“吧嗒吧嗒”的声音,米诺诺来了。黑萌萌跟它的“另一个自己”见面了。陈燕听见四只大爪子、四只小爪子一起“吧嗒吧嗒”地响。它们认出了彼此,在大厅里狂奔,黑萌萌在前面跑,米诺诺在后面追。吓得陈燕赶紧贴墙站着,给它们腾地方。两只狗尽情玩了十几分钟,终于停下来喝水。陈燕蹲下,摸摸米诺诺长什么样——小小的一只,大耳朵短嘴巴。这一点儿也不像黑萌萌呀!但工作人员说,它们两个连走路的姿势都一样,摸起来不一样,是因为米诺诺还小,等它长大了,就跟黑萌萌一模一样了。

  当米诺诺回到大连导盲犬基地,仍会被交给培训黑萌萌的老师训练。陈燕期待小克隆犬毕业,她念叨着:“不知道以后米诺诺给谁当眼睛,不知道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习惯是否还一样?”

  盲人也能拍视频做主播

  百万“粉丝”助力导盲犬

  2018年8月,陈燕开始拍短视频。这个对普通人都不算容易上手的事,被陈燕直接拿下。让我尤为惊奇的是,我俩出行时,她给我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以至于我疑惑地问:“你是真看不见吗?”她自信地笑笑。

  为了拍好短视频,陈燕先学习听着拍物体,练了几天,请朋友看自己拍的钢琴、桌子、椅子以及导盲犬。朋友看了说,非常好。可拍视频不一样,主要是拍移动的物体,这对于靠听觉拍摄的陈燕就不友好了,大部分拍不准,比如只拍到导盲犬的一半,或半个人、半架钢琴,还晃得厉害。朋友说,看了眼晕。还有更困难的,短视频平台跟陈燕手机里安装的盲人软件不匹配,手机读不准视频下面的文字。

  遇到困难想办法,是陈燕的人生准则。她招募志愿者,有帮着读评论的,有帮她在视频里配文字的,她直播时,还有帮她读弹幕的。具体操作就是把“粉丝”打字说的话粘贴到微信群,微信支持盲人读屏软件,陈燕听着手机读的消息,就能回复大家了。

  陈燕被邀请参加抖音总部组织的无障碍研讨会,她向技术人员建议,希望技术迭代升级。剪辑视频对盲人来说很费劲,那时制作视频的软件,在盲人读屏软件的“嘴里”一律都是“按钮、按钮、按钮”,无法分出哪个是剪辑,哪个是配乐,哪个是录音。

  经过不断地磨合、努力,很多App都支持手机盲人软件了,陈燕能独立完成视频制作,让100多万“粉丝”了解了盲人的生活和导盲犬的工作。

  陈燕总说:“我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打开,请大家走进来,看看在黑暗的世界里,盲人是怎样生存的。我想通过视频,让更多人了解盲人和导盲犬。如果有适合的工作,希望大家想着盲人群体。希望大家看见导盲犬在公共场合出现,不要拒绝。”她的希望,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做饭是生活基本功

  陈燕5岁学做饭,拿着面团,不明白饺子馅是怎么包进去的。姥姥教她擀皮儿,擀面杖下的动作,陈燕学了四年。包饺子相对容易些。但她怕饺子煮破了,不敢多搁馅,后果是不好吃。那时她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邻居家养猫,她多次跟姥姥表示,也想养一只小猫咪。姥姥总说:“如果你不会做饭,猫会饿死的。”养猫的动力,激发出5岁孩子做饭的潜能。她记得黄猫到家里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她给猫包的肉馅饺子。猫吃得可开心了。

  陈燕学烹饪的动力更足了。从切土豆丝开始练,她和姥姥半年内始终吃着长短不齐、粗细不均的醋熘土豆丝。姥姥从不否认她的努力,耐心教她:“右手拿刀,左手按着菜,手指头要拱起来,像搭桥那样。千万别让左手的手指头接触到刀。”这功夫陈燕练了多半年。

  很多人看到陈燕切菜,都认为她看得见。而她说:“说这话的人,都是不会做饭的。真正的厨师或经常做饭的人,切菜时根本不用看着。”有人问她,炒菜时怎么知道菜熟没熟?她说靠闻味道。对方说,煮饺子时如果能闻到饺子味儿,那就破了。但对于陈燕来说,这真的不是问题,别说饺子,煮元宵她都能闻到熟了的味道。

  虽然看不见,但她好像无所不能,那么,还有什么梦想要去实现吗?陈燕说:“我依然会不断地自我修炼,自我成长。也许有一天,大家能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我,通过我的分享了解到盲人的世界不是远在天边,也不是在黑暗的角落,我们就在你的身边。我们和所有健全人一样,有梦想、有期盼、有自尊,愿意用更多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日头照着你们,也照着我们,春雨洒在你们脚下,也洒在我们脚下。请大家相信,盲人心目中的世界,也许比健全人眼中看到的更美。”

  陈燕访谈

  盲人心目中所感知的世界

  可能比健全人看见的更美

  王小柔:我看你每天都发短视频,也会直播,你已经成“网红”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呢?

  陈燕:有太多的朋友看了我的视频,了解了导盲犬就是盲人的眼睛。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在火车上或飞机上遇到我们,都很热情地跟我们说话。告诉我,是看了我的视频才知道导盲犬的,才知道盲人可以调钢琴。知道盲人也能靠工作挣钱养家,盲人也可以做饭。每次我听了这些都很欣慰。

  王小柔:你看不见图像,怎么剪辑画面?

  陈燕:随着软件的升级,我也能剪辑视频了。别人剪辑视频靠看,我靠听。有时候记不清了,就用微信发给朋友看,人家再给我仔细描述一遍视频中的事,我就记住了。就像有人问我,你怎么知道你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我的回答是,我听别人说了是什么颜色,我记住的。健全人熟悉这个世界是靠看,盲人熟悉这个世界是靠听和记忆。虽然用的方式不同,但结果一样。我希望通过我的视频让大家了解——阳光、色彩、万物,在一个盲人的心目中,也会绚烂美丽。

  王小柔:你的短视频有那么多“粉丝”,收入应该还可以,为什么依然去给别人调琴?

  陈燕:我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我像校正钢琴的音准一样校正自己的人生。我希望旋律始终都在,可以优美,可以悲戚,但要激昂地延续,生命的曲谱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看不见,没什么可自卑的,但如果不努力,听天由命,才是可悲的。我把自己的生活打开,希望你们走进来,看看黑暗世界里的风景,和我一起感知世界。

  王小柔:导盲犬除了成为你的眼睛,对你还有其他意义吗?

  陈燕:导盲犬来到我的身边,终于让我的脚步突破了黑暗的边界。只有盲人最懂得眼睛的宝贵,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依然会不遗余力地倡导导盲犬带领盲人出行,让那些孤单的身影,可以从房间走出来,去聆听更大的世界,让风景从想象中走出来,去丰满自己的生命。黑暗的人生,也可以变得很生动。

  王小柔:你日常还喜欢做什么?

  陈燕:我喜欢在家弹琴。钢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琴,让我认识了很多喜欢弹琴的朋友。大家可能不知道,钢琴也是有性格的,弹钢琴的人有不同的手形、迥异的性格,都需要选择不同的琴来与之和鸣。音乐是那么美妙,把耳边的世界都打扮得漂亮了。

  王小柔:你也要考职称,都考什么呢?

  陈燕:钢琴调律的考级不光考调钢琴,还要考修理钢琴。考试那天,黑萌萌领着我坐地铁到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监考老师发卷子后,大家开始答题,教室里一片“哒哒哒”写盲文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盲人学校那宽敞的教室里。第二天考实操,在琴房调修一台钢琴。下午准备论文答辩。三个月后,我收到快递,里面是一级技师证书。记得我姥姥说过,不管你这辈子多优秀,不管你在别人眼中多有名,你也不要放弃自己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本事。拿到一级技师证书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姥姥,您的要求和希望我从没忘记过,我实现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