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对河西区提出要巩固良好发展基础,用好独特资源禀赋,奋力在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上取得新成效。要着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城市功能高地、城市治理高地、生活品质高地。
一年来,河西区按照打造“四个高地”的指示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锚定目标、真抓实干,进一步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向着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行区,城市智慧化管理先进区努力奋斗,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因地制宜塑造发展优势 着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与在京央企、院所、高校沟通对接,引进华荣新能源、华芯智创科技等优质京冀企业。依托“中交系”“水电系”等龙头企业,鼓励央企扩大投资,中水北方投资4.5亿元的新科研楼建成投用,中核二四投资2.9亿元的天津研发中心启动建设。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签署金融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同河北省唐山市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不断拓宽与京冀地区合作领域。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推动金融发展活力区、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主题园区、陈塘科技商务区、津城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河西片区等6大重点功能片区建设。打造金融发展活力区,建成金创区展示中心,打造科技金融、养老金融和金融人才3座特色楼宇,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保持全市较高水平。以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主题园区为基础,打造2.9平方公里“数字岛”,纳入天开园“多点”布局,加快建设天津软件园河西园,招引开源中国、成都超网等优质企业。推动中软国际与中水北方、市政华北院等设计企业共建设计鸿蒙平台,打造北方开源鸿蒙之城先导区。津城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河西片区航运生态不断优化,打造“慧聚河西 向新启航”服务品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瞄准数智融合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区科学技术服务业营收、科技型企业数量、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打造天塔科创服务区,在蓝帆大厦引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通大学等院士团队,布局发展脑机交互、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和大健康”特色楼宇。联合鑫恩华集团等市场化资源,打造陈塘科创园一期项目,挂牌成立信创海河实验室河西中心,导入智汇云界、众智科技等研发、创新类企业。完善科技企业评价服务平台功能,企业获得授信贷款超亿元。举办第二届“河西人才节”,新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以全市最佳成绩通过工信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验收。
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制定进一步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的23条举措,推动大宗贸易增长、通道贸易落地、老字号产品“出海”、跨境电商发展。
持续加强企业引育。打造招商智慧平台,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持续引进央企、大型民企二、三级公司。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着力打造城市功能高地
强化城区建设管理。全面梳理存量资源,编制生产力地图,盘活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等4个项目,蓝帆大厦、师大八里台校区、环球磁卡等6个盘活项目初见成效。儒林道等5条道路计划路段建成通车,陈塘科技商务区怒江道等7条道路计划路段完成提升改造。成功申报全市碳达峰试点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合作推出“善担—信易贷”贷款产品。
促进文旅商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中心、天塔湖、人民公园提升改造,深化万象城、彩悦城、津悦城消费商圈建设。推动非遗资源活态传承,探索桂发祥等老字号创新发展路径。推出“一日游”“研学游”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哪吒文化体育嘉年华”“河西之夜”中外少年儿童艺术大联欢等品牌活动,接待游客690余万人次,各演出剧院及演出场所票房收入达1.3亿元。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路径 着力打造城市治理高地
加强城区智慧治理。推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构建“智慧河西”管理架构,推进天津文化中心、浏阳里社区智慧管理场景搭建。成功申报全市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设单位,成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河西分中心,设立专门窗口提供流通交易、数据托管、数据仲裁等服务,完成了全市首批公共数据运营产品交易。建设天津数字岛数据要素产业园,与科大讯飞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智慧建设高质量发展。
筑牢城区安全生产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超5万家次。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户内燃气设施“6个100%”改造完成37.7万户。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全链条整治,在235个高层住宅小区安装1520部阻车梯控系统。
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配备2254套专业救援装备。建成北师大附中、珠江公园、梧桐中学固定避难场所。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紧盯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电信网络等领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着力打造生活品质高地
改善城区环境。开展深化文明城区建设城市环境大清整大提升攻坚行动,将全区划分为1406个微网格,坚持每日常态化清整和每周日集中攻坚相结合。加强全区18条重点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强化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行业部门各领域执法,压实扫保企业、驻区单位和沿街商户、行业部门、属地街道责任,城区环境更加整洁亮丽。
做好民生保障。高质量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0项民心工程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深化落实稳就业政策举措,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人才夜市”等活动,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加强对低保、残疾人、特困群体的帮扶救助,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落实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机制,爱米斯保租房主体结构封顶,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惠及1万余户群众。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景海道中学、学苑中学、环湖中学卫津南路校区投入使用,新建挖潜补充学位1.6万个。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高质量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市级核查。推进健康河西建设,区属公立医院与8家市属三级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加入10个专科联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项。打造172个“3+1+N”家庭医生团队,惠及群众28.5万人。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开展“文化365 快乐在河西”文化惠民活动千余场,3个街道文化站被评为国家级“特级文化站”。圆满完成天津马拉松河西赛段保障任务。新建2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笼式足球场,完成绿道公园三期体育公园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做优全龄友好服务。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围绕托管、助餐、设施、环境等多角度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加快建设。民政部将河西区相关经验作为第一典型案例专题报道。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建成全市首家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按期实现千人口托位数4个以上建设目标。成为全市首个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