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资深戏曲专家合力创作《天津戏曲史》~~~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述
资深戏曲专家合力创作《天津戏曲史》
梳理戏曲文脉 充实城市底蕴(图)
口述 夏冬 采写 张洁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天津戏曲史》,被誉为“天津戏曲百科全书”。该书由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夏冬、苏坦、齐会英、郝天石共同创作,详述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越剧等剧种的流派形成及演变,结合学术成果与名家逸事,专业性强,又有趣味性。在采访中,负责该书评剧部分的夏冬,分享了她在创作中的发现体会,以及自己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曾长期扎根评剧院

  研究理论也写剧本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成为专业的戏曲研究者。能将爱好转化为事业,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是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了评剧。母亲是天津戏曲学校的首届学生,虽未能从事戏曲行业,但她的同学后来多成为天津评剧院的主演。我8岁那年,母亲带我走进剧场。那是一出现代戏,我对戏曲一无所知,但舞台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深深吸引了我,激发了我对戏曲的爱,尤其是评剧。

  我看过的第一出传统戏曲是《花木兰》,舞台上演员的扮相和服饰之美令我迷醉。我常听广播自学,和同学用枕巾当水袖,床单当裙子,模仿剧中角色,边唱边演。上大学时,我参与了天津师范大学首届戏曲大赛,第一次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第一次随板胡伴奏唱评剧。我在学校组织了“新柳社”,举办过两届戏曲曲艺艺术节。

  刚工作那几年,当编辑不用坐班,我深入评剧院,那里几乎成了我的又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刮风下雨,我总会早早到达排练场,看演员排演,一待就是一整天。我就是喜欢,不带任何功利心,人待在那里,就觉得开心。

  回望过去的三十余载,我深刻体会到,正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积累,为我日后的研究和表演打下了基础。许多演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将经验转化为系统性的理论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同样,很多专注于理论研究的人,往往缺少舞台实践经验。如果将二者结合,那么无论表演还是研究,都会更加得心应手。

  我在做戏曲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尝试剧本创作,写了《了凡知县》《印象潮白》等评剧剧本,与天津京剧院合作了戏歌《祈盼》《百年奋进新征程》等。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作品落地。幸运的是,我们创作的戏曲儿童剧《故事宝盒》得到了北方演艺集团“扶风起飞”计划的支持。这是一部面向儿童的剧目,融合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年轻演员们出演。另外,我还担任策划并作为嘉宾,参与了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模唱大师秀》栏目,接触到许多评剧爱好者。

  我认为,创作者既应该关注当代主题,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之更贴近观众。这就要求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调研、体验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写出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

  编撰《天津戏曲史》

  查资料犹如大海捞针

  在我看来,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就像是一座宝库。研究人员曾编纂《中国戏曲志·天津卷》,除了正式出版的书籍,还特别整理保留了七册相关资料集,无疑是我们的财富。与我们的老所长吴同宾,以及魏子晨、甄光俊等资深戏曲专家的长期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出版一套“天津艺术史”丛书,涵盖戏曲、曲艺、歌舞、杂技等,形成完整的系列。当时的所长刘梓钰将撰写“天津戏曲史”的任务交给了我。遗憾的是,这个项目至今还没能梦想成真。

  2016年,“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启动,其中就包括了“天津戏曲史”这一重点课题。看到这个消息,我仿佛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更令人振奋的是,时任所长张蕴和对此十分重视,鼓励我们去争取这个机会。经过精心准备,我们提交了立项申请书,幸运地获得了批准。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大家一起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项研究任务。

  历史书籍通常遵循编年史的形式,按照年代顺序记载事件,而我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一个想法——把不同剧种,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按各自发展的时间线来编排内容,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性的劳动,还能根据我们各自的专长分工合作,比如我主要负责评剧部分,也方便了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经过深入探讨、沟通,最终决定采用这种单元式的结构,再分别按照时间线索展开叙述。

  《大公报》《北洋画报》等一批珍贵的历史报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细致地翻阅那些老报纸,选出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犹如大海捞针。我做了很多剧目卡片,每出戏一张,详细记录编剧、导演、主演、剧情、首演时间等信息。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戏曲资料很少,出现了断层,只能参考《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媒体刊发的消息、文章。我们又走访了各院团相关部门,请他们帮助找资料。对于天津戏曲研究来说,这项工作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归纳、总结。

  我们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吴曈曈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最初计划将所有照片集中置于书前彩页,按时间顺序排序,但在吴编辑的精心编排下,这些珍贵的图片被巧妙地嵌入正文,阅读起来更顺畅了。

  戏曲研究者要懂戏

  以实践提升感知力

  评剧是通俗易懂的艺术,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京剧行当齐全,包括生、旦、净、丑,而评剧最初则以“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尽管后来发展出老生、花脸的唱腔,但相较于京剧,其发展程度仍有差距,主要还是以旦角为主。

  评剧研究的现状,实则呈现出微妙的两难境地。首先,投身于评剧深度探索的学者数量并不庞大;其次,评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活跃于京津冀、黑吉辽及内蒙古,有其局限性。

  有些评剧研究者,关注焦点多集中于剧本文本与历史脉络,我的首部著作《评剧文学史》也是围绕文本展开的。然而,评剧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其音乐元素、唱腔艺术、表演技巧等尚属研究空白。尽管有陈钧老师这样的资深专家做过评剧音乐与唱腔的研究,但跨领域的研究者还是凤毛麟角。

  艺术本体的研究,尤其是实践层面的深入,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一定的实践感知力,这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的艺术家往往难以用语言精准表达其艺术感悟,理论研究者又可能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去深刻理解,这种跨界的鸿沟,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与复杂性。

  我希望更多的青年研究者能拓宽视野,进入到戏曲的艺术本质中去,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培养敏锐的理论洞察力,成为既能站在舞台上、又能立于书桌前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研究才能更加全面、深入,不断发展。

  通过挖掘戏曲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戏曲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若非那时的文艺工作者对戏曲的音乐、唱腔、剧本进行一系列的革新,传统戏曲恐怕延续不下来。戏曲的守正与创新缺一不可。所谓守正,是指要把握住戏曲的根本特色,比如它独特的虚拟性、程式化等表现形式;创新,则是在保留这些核心元素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

  在编写《天津戏曲史》的过程中,令我深受触动的是,我们不仅回顾了戏曲曾经的辉煌,也目睹了它历经曲折的发展道路。这部书清晰地展现了戏曲的起起伏伏,每一次从低谷走向高潮的过程,都与时代紧密相连,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