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雯)近期,我市中老年人被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和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骗取钱财的案件增多,且案值较大。公安机关发布反诈预警,提醒中老年人要增强防骗、识骗、拒骗能力,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据统计,今年11月以来,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警情环比上升33.86%,损失上升30.49%,其中,被害人为55岁以上占30.3%;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警情环比上升4.23%,损失上升81.51%,其中,被害人为55岁以上占23.4%。
以案为鉴。家住河东区、今年75岁的张大爷接到一个自称海口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张大爷涉嫌参与帮信犯罪活动,如想摆脱嫌疑,要对其进行“验资”。突如其来的“罪名”,让张大爷感到十分惊慌,再加上骗子的不断洗脑,张大爷赶忙添加了骗子的QQ号码,并点击了陌生链接,下载了一款名叫“警民共享”的App,殊不知,该App是对被害人进行屏幕共享。就这样,在骗子的诱导下,张大爷分两笔转账48万余元。当发现被QQ好友拉黑,张大爷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同样被骗走上万元的还有李女士。因经常在抖音发布作品,家住北辰区的李女士被陌生人添加为好友。越聊越投机,李女士觉得这个网上好友值得信任。一天,对方表示心情不好,因为系统升级导致其网上投资的股票无法充值,想让李女士帮忙联系客服解决无法充值的问题。作为资深股民,李女士热心地答应了请求。网上好友将其投资股票的网址以及账号、密码,还有客服QQ号码都发给了李女士,在帮忙打理的过程中,李女士发现QQ群里发布投资的股票马上就有收益了,按照对方邀请,李女士也注册了账户,并进行投资。在不到一个星期里,李女士不惜花掉买房的首付款去投资股票,共计转账12笔,70余万元。
防止被骗首先要擦亮识骗慧眼,如何识骗?就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和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常见手段和特征,我市反诈民警进行了解析——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近年来频发的一种新型诈骗手法,诈骗分子主要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并以被害人涉嫌非法洗钱、贩毒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为了将骗局进行得更加真实,骗子还会向被害人出示“逮捕证”“通缉令”“财产冻结通知书”等虚假法律文书,逐步引诱被害人在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条件下“配合”工作以“自证清白”,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安全账户”内,从而达到实施诈骗的目的。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骗子通过抖音、微信等渠道发布指导炒股投资能赚大钱的虚假消息,或主动添加经常发旅游视频的单身女性进行嘘寒问暖。经过一段时间的权威发布或者感情上的沟通后,吸引被害人下载投资App或是点击投资理财网址,同时,骗子会长期保持指导或者陪伴,确保在实施诈骗过程中被害者不会被外界干扰或自己醒悟。在逐步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诱导被害人通过虚假注资的方式往平台内充值,被害人盈利后无法提现,从而实施诈骗。
反诈民警表示,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要求提供验证码、银行卡号的都是诈骗,如果接到此类电话要第一时间挂断。投资要选择正规渠道;在大额投资前要与家人进行商议;转账汇款前一定要仔细核实汇款账户,如果对方账户为个人账户或对公账户与理财无关的公司名称,立即停止转账。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三不一多”原则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