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稳就业促就业
邬 跃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破解技能水平不适应岗位需求矛盾、促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之策。我国人口多,就业规模超大的压力长期存在,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影响,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因此,应对科技进步、产业调整、需求变化,必须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动态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增强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成效及问题

  我国的职业技能培训历经“以技术工人培养为主,到确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机制,再到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随后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发布《“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修订《职业教育法》等,从法规政策层面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法定地位、确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同时,从实践行动层面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能中国行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推动形成了以公共实训机构、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为主要载体,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途径,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规模逐步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持续提升。但总体来看,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成效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培训的参与度、实效性不高,技能人才供需不匹配,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适应,“有活没人干”招工难与“有人没活干”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应强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健全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适应人才成长与就业创业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第一,理顺工作机制。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面广线长,是个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全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等宏观管理,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资委等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总工会等人民团体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协同推动,让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真正落实。

  第二,提升供给能力。整合优化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普通高校以及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供给。还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握好政府补贴培训与社会市场培训的定位和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政府补贴性培训是保基本,应发挥托底和示范功效;市场化培训是主体和常态,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第三,把握培训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城市困难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退役军人技能储备培训和技能脱贫培训、职业指导培训等,增强这些群体适应岗位需求的就业能力。将企业职工培训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依法落实岗前培训、广泛开展业务练兵技术比武等岗位培训,提升职工整体技能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增加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供给。加强创业创新培训,扶持更多人创新创业。加强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培育,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综合素养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职业培训全过程,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育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四,提升培训质量。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加强教学资源和职业标准建设,加快开发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和技能培训教材,提高培训教材编写质量,打造更多高质量技能培训资源。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增加投入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覆盖全国的技能实训、技术传承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推动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等在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提高培训的便捷性、覆盖面。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定期赴企业实践的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制度。建立以培训实际成效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评价机制。

  第五,强化激励保障。改进技能人才评价,健全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机制。增加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在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专项职业能力评定考核中的分量。指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职责、业绩贡献的劳动报酬机制,强化技能和业绩导向,实行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多元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好财政经费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政府可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开展培训和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第六,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宣传、创新方式,广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制度等,让社会公众更多了解、理解、认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和接受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动,深入宣传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豪感、荣誉感,营造尊重技能、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青年人选择走技能成才之路,以技能报国。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