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坚定人民立场,为了人民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这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揭示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践行改革为了人民,要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片面关注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二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抵制损害人民利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三要用人民利益标准检验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我们要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不慕虚荣,不务虚功,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二、聚焦急难愁盼,大力改善民生
《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一要心怀“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从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二要聚焦急难愁盼。群众“小事”关乎“国之大者”,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深化改革的进度力度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要直面“人民有所呼”,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只有深入了解人民的急难愁盼,改革举措才能更聚焦、更实务、更有成效。要确保“改革有所应”,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热点焦点往往是改革的卡点堵点、痛点难点,要急人民之所急,勇于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同时适应人民新期待,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三要运用科学方法。深化改革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辩证思考发展和改善民生,在尽力而为同时,又要注意量力而行,防止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注意抓住主要矛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其要做好“放得活”文章,提高城市治理温度,扶持自谋职业,方便灵活就业,善待小摊经济;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解决“分蛋糕”方面的制约因素,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重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
◎三、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相信依靠人民,改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改革越往后,难啃的“硬骨头”越多,就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热情,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要倡导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探索,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实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定位;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改革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和基层经验,不断提升改革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四、强化制度效能,保障人民利益
制度是由宪法、法律、党章、党规以及其他方式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稳定性的规范体系,是在不同范围不同层面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运作程序、办事规程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一重大原则,以制度建设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一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二要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确保党的好政策落地见效。三要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权行为,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处分。制度建设是系统工程,尤其要注重系统集成。改革越向纵深推进,就会面对更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各项制度、法规、党纪要有机衔接,彼此呼应,配套协同,相互促进,充分释放改革效能。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天津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YJ0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