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王得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鲜明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后,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加速落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实施“强基计划”,打通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高校的专业学科结构优化持续推进,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校承担了全国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以上的基础研究,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等提供关键技术,参与研制超算、神舟系列等国家重器, 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显著提升。

  科技人才服务产业能力大大增强。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新形势,我国致力于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人才优势、释放人才效能。“揭榜挂帅”和“赛马制”以开放性人才创新环境和聚合性创新方式一经推出,在全国各地广泛实施,大大拓宽了人才来源渠道,形成了“英雄不问出处”的生动局面,真正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种机制打通了人才链、科技链和产业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成效显著。在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下,我国的科研组织模式正向着更加集中力量、跨领域协同攻关的方向发展。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打破传统课题组的界限,成立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研究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不仅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还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在“矩阵式”科研组织新模式推动下,一系列科研成果诞生,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应该看到,在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实现崭新突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因此支持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旨在打通堵点卡点,增强三者在目标导向、价值取向、政策指向上的一致性。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培养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二是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育人水平、改进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三是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促使更多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四是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更大力度完善高水平开放创新生态。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其次,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二是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三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四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对外专业交流合作管理机制。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在于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激发教育的内在活力,释放科技的创新潜力,挖掘人才的创造能力,最终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