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作为新笔记体小说的《沽上纪闻》
~~~
沽上丛话
生活中的鲁迅(十一)~~~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味的林希与林希的津味(图)
——作为新笔记体小说的《沽上纪闻》
闫立飞

  以“津味”闻名当代小说界的林希先生,最近结集出版小说集《沽上纪闻》。阅读这部小说,体味林希先生“衰年变法”的“纯正”“津味”创作,我忽然想到“新笔记体小说”的概念,认为用“新笔记体小说”解释林希的新作《沽上纪闻》也许是合适的。

  所谓新笔记体小说不算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了出来。汪曾祺先生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对新笔记体小说作了解释,他说中国短篇小说有两个传统,一是唐传奇,一是宋以后的笔记。这两种东西的写作目的、态度和文风都不同,传奇原来是士人应举前作为“行卷”投送达官,造成影响的,因此文笔大都铺张华丽、刻意求工,以彰显作者文采,又因为要引起阅览者的兴趣,故情节多很曲折,富戏剧性。笔记小说的作者命笔时不带这样功利的目的,是写给朋友看的,茶后酒边,聊资谈助,有时甚至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写着玩玩儿,因此只是随笔写去,不太注意技巧,笔下清新活泼,自饶风致,不缺乏幽默感。新笔记体小说的出现,是出于对缺乏诚意的、浮华俗艳的小说的反感,从诚恳、亲切、平易、朴实的一脉继承了笔记体小说精神的结果。

  林希提倡和践行津味小说创作,从《蛐蛐四爷》《高买》《相士无非子》《天津闲人》到如今的《流浪汉麦克》《哈罗,县太爷》《大太子列传》等小说创作可以看出他的津味特色,这种津味不仅是“津派”地域化书写的丰富与丰厚,而且有着“津津有味”的有趣与机智,带有很强的作家个性特征。肖克凡先生以作家的细腻与体贴感悟林希小说的风味,他说林希先生的风格具有极高辨识度,拜读林希的小说犹如隔墙听人说话,一张嘴就知道是他的声音。“那么如何概括林希先生小说的风格特征呢?我认为很难概括。那么如何抽象林希先生小说的艺术特色呢?我认为很难抽象。我只能说林希先生说道的事情,皆文章;林希先生信手拈来的事情,皆景致。”

  肖克凡先生精准地点出了林希小说作为新笔记体小说的风格与文体特征。《沽上纪闻》首先是林希聊以自慰的无功利写作的作品,记事纪闻,自饶风致。林希在“引子”中说:“《沽上纪闻》,非史非文,多是市井闲杂无聊传闻,于人无所教益,于己无所成就。迟暮之人,教化民众,早已无能为力;传世流芳,更非吾辈所能。‘天生我材必有用’,身无重任在肩,胸无大志,随意文字,聊以自慰。”此虽为林希自谦之语,但也符合小说的基本情况。读集中小说,如听老翁茶后闲谈,说者随意,听者会心。一双法国路威酩轩皮鞋,让德国流浪汉麦克在天津走上人生与事业的巅峰,成为洋行的副经理,皮鞋在看热闹中丢了一只后他又被打回原形,重当他的流浪汉去了。这样的故事放在别的地方或许离奇,但在领西风之先的津沽,让人莞尔含笑信而不疑。《大太子列传》讲述的富家子弟在天津胡闹够之后到青岛“柏林帝国大学”留学已颇为荒唐,更为荒唐的是林希通过“题注”对此事进行了确认,“一则纪闻,荒诞不经,但其事凿凿。其中大太子乘坐汽车,路遇柏林帝国大学同窗绅士,乃先父大人生前至交牌友。一九四九年,此公思想改造追求进步,被分配到解放北路天津烟草公司食堂,他做的土豆烧牛肉颇得烟草公司职工称赞。彼时,先父大人供职于解放北路天津石油公司传达室,工余时间,常和老友会面,二人共叙学习进步,展望国家美好未来,颇是意气风发也哉”!题注与正文对照,使得这个荒诞故事在娱己娱人的同时具有黑色幽默的性质。

  《沽上纪闻》是林希信手随心写就的随笔性纪闻,随性自然,随势赋形,随意文字,不讲小说章法之规则,但求故事内容之妙趣。《孝子亭鲤鱼》开头谈金钢桥与东浮桥之间海河边上孝子亭来历,从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求鲤故事谈到孝子亭成为天津孝子们卧冰得鱼表演的大舞台,从孝子们的卧冰得鱼表演谈到王大龙把这一表演做成生意,接着谈到这一生意被渔业公司收购垄断和产业化,最终因大规模捕捞而导致鲤鱼渔业资源的枯竭和孝子亭鲤鱼专门店的倒闭。故事的每一次转折都有其看点,如王大龙给孝子讲解卧冰得鱼的程序,“第一,孝子要先光膀子在冰面上卧一会儿,自然会感冒,回家喝一服桑菊感冒灵,捂上厚棉被,发出汗来,第二天保证准好。第二,孝子亭鲤鱼,我下去给你们摸,摸上来抱回家,千万不能说出是我代摸的,还得先把孝子亭周围的市民请走,有一个人走漏风声,这出戏就白唱了”。这个表演本身就是一出戏,而且是戏中戏,把家庭社会城市各个方面都纳入到这个戏里面。王大龙的生意被渔业公司抢去后,小说插入了这样一段广告,“渔业公司最新奉献!风靡大江南北的天津卫孝子亭大鲤鱼,经××渔业公司多年研究开发,已经培育成功,近日即可大量上市,欢迎各界美食家、广大市民品尝”。卧冰得鱼表演的戏剧性与报纸广告的严肃性之间无缝切换得既突兀又自然,孝子亭的舞台上又多了一个叫渔业公司的演员。

  《沽上纪闻》是林希先生人生经历的回望之作,他在书序“尘世谭趣”中说,“望九高龄,尚喜能饭,饭后负暄养心,冥冥中忆起大半生所闻所见、所力所为种种趣事,无奈尘世纷扰,大半生所历所为皆为不如意事,难得一二可语人者,甚是欣喜得意。唯恐健忘流逝,立即操笔录之为文”。林希先生以“纪闻”冠名,强调择亲闻亲历中可语人者操笔录之的纪实,正面证明了小说的笔记体之特质。深谙津味之道的林希,在《沽上纪闻》中已然破除津味小说之技几于随心所欲之至臻化境,趣谈尘世,哂笑世态,随手随心,了无痕迹,这种境界也唯有笔记体之随性文字方能赋形得意。所以,我以为以新笔记体小说读《沽上纪闻》,听林希先生讲逸闻趣事,或许更能解得书中之意趣,悟得人生之况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