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农固本之策,特别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这里的大农业观,是指关于大农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要义就是以农业为核心,着重树立跨越行业边界、开放式的大资源、大产业、大生态、大空间的理念。新时代,理解把握大农业观的科学内涵重在以下四个维度。
第一,树立大农业观,重在构建大资源格局。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中国耕地所面临的问题是“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此外,中国的耕地还存在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观理念,在耕地利用上,向“大”处拓展,特别是要着力构建农业发展的大资源格局。这就要求将发展眼光从传统的耕地资源转向整个国土资源。一方面,要向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资源。因为除耕地以外,中国还有四十多亿亩林地、近四十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这些资源都为农业开发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向沿海地区、盐碱地地区要资源。中国具有广阔的盐碱地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实现“耕地后备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第二,树立大农业观,重在构建大产业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跳出“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观念,应该全方位立体化地链接起每一个与农业相关的环节。就目前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而言,首先具有相对独立性,未能与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产生绝对的横向融合。其次在纵向产业链条的发展中,大多只是实现了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目标,农户依然处于利益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对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从横向融合的角度来说,要充分发挥农业在二三产业中的功能特性。促进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村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二是从纵向融合的角度来说,要“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条”,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农业产业体系。如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前流通产业,如水利、基础设施等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再如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产后的产业链条。三是从数字融合的角度来说,要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推进“数字农业工程”,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三,树立大农业观,重在构建大生态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农业发展上“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当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矛盾也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有机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兴模式和概念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青睐。这就要求构建大生态格局,在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上做好农业发展的大文章。一是积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发展体系,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二是积极推动农业优质发展,“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质量兴农。三是积极推动农业特色发展,结合地域优势和特色,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就是“要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四是积极推动农业品牌发展,打造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做好农产品的“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不断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农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制度保障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
第四,树立大农业观,重在构建大空间格局。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海陆空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的立体农业,如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等,不断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尤其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戈壁农业、沙漠农业和城市农业等,如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发展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采取得力措施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快速转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总量不断增长,结构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农业观念必然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理念所取代。在此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坚持全面综合地理解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农业的科学内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