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报力荐
孔子:长久的心灵启迪(图)
  摘自《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李山著,天地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推荐理由:孔子的人生哲学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正因如此,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机缘让他发现“仁”“恕”的道理,诸如此类问题,至今仍吸引我们不断追问。“圣人”“仁者”“丧家狗”,人们曾给予孔子种种标签。本书作者李山,提炼孔子的十五个横截面,将孔子少贱多能、学琴问礼、相鲁定乱、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删述六经的非凡一生,与“不耻下问”“敏事好学”“为政以德”“推行仁治”“有教无类”“存道垂宪”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证,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若问是谁对中华文化人群的影响最大,答案恐怕非孔子莫属。

  这么说有各种原因。自西汉开始一直到清朝晚期,历代王朝选择儒家思想为国家政治的指南,历代读书人都要熟读儒家经典,才有出仕进身的机会,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孔子关于人生的洞见,对于如何做个人,做个有品质的人,有长久的启迪意义,至今如此。

  《论语》开篇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讲“学”和“习”,尤其是“学”。一个人好学,则上进,不好学,则易俗气。古代如此,现在也一样。第二句是讲要交朋友,《论语》说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当然是提倡交好朋友。第三句,重点是讲“不愠”。“人不知”解释有两种:其一,教人家但人家不懂;其二,我不被人知。两种解释,后一种最有意味。人家不知道我,我就“愠”(恼怒),这样子做人,算个什么呢?我曾说“《论语》二十几岁就读,一些道理,四五十岁才懂”,说的就是《论语·学而》中开篇三句话中的最后这一句。说这句话难懂,不在它的字面,而是人们不易把它当回事,不照着去做。这关乎读《论语》的要领:切己。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的话,大意是:有的人读了《论语》和没读一样。那就是因为不能“切己”。就是说,读《论语》,最重要的是态度,不是从中学点古代知识或文言词汇,而是学做人的智慧。“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能如此才是“君子”,反之,如果“愠”了,那成了什么呢?孔子没说,你自己想。真照着这句话想一想自己待人接物,动不动就“愠”,岂不是“小人”?“愠”还是“不愠”,小人还是君子,都在一念之间。这样一想,可不得惊出一身冷汗?

  这就是儒家学问要领性的内容,用现代的话来说,它关乎情绪的自我管控。人生活在世界上,与人交往,不论是谁,生气、恼怒,即意味着交流失败,哪怕是跟家里人。道家说:自胜者强。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就是“自胜”,儒、道在这里没矛盾。承着《论语》的道理而来的《中庸》,它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仍然是情绪管控问题。人有诸多情绪,这是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可也会让人生面临一大难题:协调好各种情绪,遇事不让情绪做主,很难,这是大学问。儒家讲修身,这就是修身,这是很考验功夫的。这一学问做好了,用《中庸》的话说就是“中和”,就能得“天下之达道”。

  《论语》中必不可少的道理,还有许多。例如“仁”及与之息息相关的“恕”等。我在这本书里讲,“仁者,人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他人也是人”。这就要问,谁是“他人”?回答:与我不相干、不认识的人,是“他人”。中国人把亲人、自己人乃至认识的人都当人,把不认识的人不当人,这样的现象还少吗?可是,这恰恰违背了“仁”的精神。考验你有没有点“仁”味儿,就看你如何对待与你不相干的人。我在书中,还做了一点分别,我以为孔子讲“仁”,并不针对一般民众,而是针对那些贵族君子。《论语·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可证。《论语》中,孔子不承认自己是“仁者”(《论语·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却说自己做人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尤其是在对子贡讲“恕”道时,还说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句近似“仁”的定义的句子,这些正是“恕”与“仁”息息相关的明证。我以为,读《论语》,将一个“恕”字理解了,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能否宽容体谅地以“恕道”对待所有人,是衡量你是否为真正“君子”的尺子。

  正因为《论语》中有长久启迪心灵的内涵,所以孔子,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机缘让他发现“仁”“恕”的道理,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让人很感兴趣。

  那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这话本身就有意思。西汉中晚期有人吹嘘,说孔子是上天派他下凡,为汉家立法的,孔子降生时还穿着黑色衣服。这鬼吹灯的话,东汉的王充就开始反对了。在当时,精神正常的人也都不信。关键在于,由孔子亲传的学生编纂的《论语》,都不允许将孔子神化。

  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汉学家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一书的观点很好。孔子是有生有死、有喜怒哀乐、有儿有女的普通人,亦即他是凡俗中的人,他的不同在于他能在凡俗中成就神圣的人生。这就叫“即凡而圣”。

  孔子成就非凡,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具体说就是好学。《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的“学”。

  博学的孔子创造性的人生事业,首先是“有教无类”的办学,招生不分身份上的贵贱。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杂花牛(或耕地的笨牛)生出通身赤红的小牛犊,如果因其父亲出身不好就舍弃小牛犊不用,山川的神灵也不会同意的。这是打破出身论、血统论的言论,在那个贵族主宰一切的时代是十分“忤逆”的,又是十分伟大的。他因博学而有资格办学,他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是因为他相信,历史创造的文化,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社会文明提升范围才会更加广大。在文化上,人弃我取,也是孔子的不凡之处。贵族没落,斯文坠地,“大师挚适齐……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论语·微子》)太师挚,孔子曾称赞过他的礼乐演奏,他与鼓方叔、播鼗武等不少从事礼乐的专业人士一样,因官府养活不了而投奔了他人。他们的专业,即西周以来建立的内涵丰富的礼乐文化,也就散开去了,失传的危险剧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吾自卫反(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亦即开始了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由此,孔子开始了儒者的事业。“述而不作”,在讲授古典的文献中,提纯知识,熔铸观念,传播理想。

  孔子教学,目的在改善社会文明状态,即要将不把人当人的社会改造成“仁者人也”的世界。这就需要权力,需要政治,因为“把人当人”必定涉及各种权益的分配。孔子认为当下的从政者有太多“斗筲之人”,他要为社会提供一些有“君子”品格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孔子及孔子之后的儒者,都强调“内圣外王”,即先有刚正良善的品格,然后成就一番立人、达人的事业。这方面,他未能成功,小试牛刀而有所获的学生有一些,如子路、言偃,子贡的外交官做得也蛮出色,但最有希望的颜渊死得早,而获得较大权力的冉有却背叛了师教。古代政权私有,权力实施多暗箱操作,不适宜君子。但是,这样的政治人才理念,却对后世影响甚大。

  上面说过,孔子的人生是“即凡而圣”。他不是要带人出离这个世界,而是要改善世界。因而他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对此,书中也说过,孔子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在其对理想的坚持,碰了一百多次壁,仍不放弃。他游走当时的黄淮平原一带,遇到不少失魂落魄的有智有识之人。长沮、桀溺讽刺他,荷蓧丈人讽刺他,楚狂接舆讽刺他,对这些人,孔子客气相待,他的回击要言不烦:人总得生活在人的世界,你长沮、桀溺不是“耦而耕”吗?不是结成小社会吗?你荷蓧丈人不是也有自己的儿子吗?有儿子就有家庭,就有家庭伦常,就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世界、社会,是人主观上想逃离就逃离得了的吗?做隐士,是做不彻底的。因为所谓“隐”即离开社会,这与人是社会群居动物相矛盾,终是擢发自升。孔子回复隐士讥讽的言论振聋发聩,这正是他所倡扬的入世的中国人文精神最精彩的地方。世界充满了无奈,但因其无奈,就不生活了吗?儒家的坚忍不拔,在这方面,是大有启迪意义的。

  经由《论语》等各种文献,勾勒孔子一生,初觉无奇,深味之则意趣盎然。如他对学生,对颜渊先是不解,后来又明表佩服,说他“闻一知十”。佩服学生,是一般老师难以表达的。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有趣,书中我说他们的关系颇似《水浒传》中的宋江与李逵,一句“好勇过我”,显示出的是两人气命上的相通。与子贡的关系,则是聊得来。老师问子贡,你与颜渊比,学习上谁更强?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老师接茬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气命相通,何其难得。老师与学生聊得来,也说得上是奇缘。师生之间的情谊,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之一。

  这就是孔子的有趣之处,孔门的有趣之处。生龙活虎,生气勃勃,其实都是由好老师诱发出来的精气神儿。孔子的一生,正因其自身深广的心灵,深广的精神,而光彩无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