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金融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马亚明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任务,强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在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效率显著提升、金融调控有效性与专业监管能力的全面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着力解决金融体系现存的问题,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金融强国,即实现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以及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金融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遵循金融强国崛起的一般规律,把提升金融体系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核心目标,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效率显著提升、金融调控有效性不断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另一方面要在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着眼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具体而言,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而构建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等。同时,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借力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体系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使金融资源更加合理地流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激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强金融的普惠性与人民性的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深化发展,能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让金融资源更加公平、高效地流向农村、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彰显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包容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商业银行、现代投资银行、现代创业投资、现代资本市场的诞生,为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科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支持科技型企业以及高科技项目获得便捷高效的融资。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金融高效“输血供氧”,用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需求,支持实现从研发到量产质的飞跃。同时,金融自身也要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仍不容忽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只有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才能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

  二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现代金融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道路,同时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动力,是金融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金融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借助科技力量,构建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基于大数据分析,在找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的难点和堵点基础上,培育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金融市场,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优势,畅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此外,还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小微企业等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健全适应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的金融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以金融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二是推动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三是金融机构要借助移动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渠道,降低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个性化程度,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金融机构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化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精准评估和实时监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采取差异化的信贷审批策略,进而降低不良贷款率。

  借助大数据,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升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我国现有的金融数据治理体系存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人民银行要借助科技手段,构建高质量的金融数据治理体系,助力科学决策与精准调控。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及时、准确掌握宏观经济发展动态基础上,构建智能金融调控模型,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及时发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的梗阻,不断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使货币政策真正起到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人民银行要加快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优化数字金融网络和系统架构,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建设和应用场景,深入推进数字央行建设,为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提供支撑。三是人民银行要加快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大金融与税务、市场监管、海关等信息互联互通,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降低金融与各机构的沟通成本;通过算力、算法、算据、算网“四算一体”融合,帮助金融机构对企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预警异常交易,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努力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

  科技助力监管,推进监管数智化,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强化科技在监管中的应用,推进金融监管数智化,提升金融监管智能化水平。一是监管部门要打破“先创新,后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将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借助科技手段,建立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数据库,动态更新各项制度施行状态,智能识别与现实不符的相关条款,及时推动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二是及时完善“监管沙盒”,提高金融监管的精准性和穿透性。金融科技创新活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引致了新的风险,金融监管手段也应跟随金融创新不断丰富,“监管沙盒”是针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有益尝试,能有效遏制商业的监管套利行为。三是监管部门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监测力度,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动态化监测和管理,合理确定风险早期预警指标,提升金融风险识别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散。同时,还应通过分析数据、识别异常情况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暴露已有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借助科技手段,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际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借助科技手段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已成为必然选择。一是运用科技创新力量,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借助科学技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资本聚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二是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大对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高效和安全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金融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标准化处理,提升金融数据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奠定信息基础。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如推进金融服务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从而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三是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跨境网络金融等的监管和防范,建立多层次的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要运用科技手段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建立严格的数据权限管理机制,提高数据使用的可控性,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脱敏处理,确保金融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实验室主任、教授,本文为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A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