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冬)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放型经济底盘持续稳固。眼下,天津正加快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新优势,为打造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增添新动能。
培育外贸新动能
有实绩外贸主体数创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4003亿元,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1.08万家,同比增长8.6%,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1296亿元,占比32.4%。服务外包、跨境电商进出口、二手车出口等领域表现突出。
天津海关一级巡视员谭绪良介绍,为服务天津优势产业进出口,海关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综合保税区“保税+租赁”政策优势,持续优化海关异地监管服务模式。同时,探索贸易新业态在航空航天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叠加AEO(经认证的经营者)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管理制度、加工贸易保税政策等政策优势,助力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此外,帮助更多天津企业及单位享受“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我们将围绕塑造通道型开放新优势,加速建成万亿元体量对外贸易强市。”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表示。
外资稳存量促增量
“走出去”合作平台聚集力增强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今年以来,空客、诺和诺德、SMC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我市实际使用外资达31.6亿美元。目前,在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90家。此外,上半年我市备案境外企业机构家数同比增长54.2%,对外投资额增长1.8倍;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增长68.1%和30.5%,服务促进企业抱团出海成效显著。
围绕塑造平台型开放新优势,我市正在努力成为高质量外资承载地和“走出去”桥头堡。孙剑楠表示,我市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境内外推介活动,合力争取标志性大项目落地。同时,加快“走出去”合作平台扩容提质,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对外投资合作,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示范区。
港产城融合发展
延伸优势贸易货类产业链
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是重要内容。围绕塑造海洋型开放新优势,天津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引导口岸通道型进出口贸易向增值型进出口贸易转化,延伸高端果蔬、金属和矿产品、冷冻品、汽车、粮油等优势贸易货类产业链和增值环节。同时,加快建设智慧口岸试点,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向贸易全链条拓展。优化指定监管场地和开放口岸布局,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提升口岸服务功能。
滨海新区副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梁益铭表示,为了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主引擎,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壮大港口经济,发展适港产业和航运服务业;进一步培育海洋经济,巩固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做强海洋新兴产业,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进一步做优海洋旅游,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天津港集团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确保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00万标箱,为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大力量。”天津港集团总工程师杨荣表示,天津港将以更新科技打造智慧港口升级版,以更大力度打造绿色港口升级版,以更宽视野打造枢纽港口升级版,以更强责任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
打造制度创新策源地
汇聚“买全球、卖全球”消费资源
近年来,天津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重点品类保税维修业务扩展至滨海新区全域、自贸试验区获批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品进口试点,为扩大开放赋予新的动能;形成20余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案例,积极谋划推出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天津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出台,推进102项改革探索……
围绕塑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我市正在着力打造制度创新策源地。主要内容包括: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瞄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在产权保护、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贯通,在融资租赁、保税维修、大宗贸易、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开展更大程度开放的压力测试,挖掘首创性政策潜力。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金融、医疗、电信、消费等领域争取更大力度的先行先试。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围绕塑造都市型开放新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们将集聚‘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资源,打造一批商旅文深度融合的地标商圈,引进一批高能级跨国商贸企业和品牌运营商,支持一批国际知名消费品牌首发、首秀。发展邮轮旅游经济,用好便利化政策,提升涉外服务能力,营造国际化、有时尚范儿的消费环境。”孙剑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