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去公园里跑一圈、晚上在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上练一会儿,是不少市民日常锻炼的方式。最近,住在民族中学附近的市民有了健身新选择。晚间时分,手持电子智能卡从民族中学东门进,在运动场上跑步、踢足球,到体育馆里打篮球、玩乒乓球……可用的健身设施多了不少。我市的第三中学(东校区)、泰达实验中学也已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
在全民健身的风潮下,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遛遛弯、跑跑步,健身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此,一些城市开始挖掘校园里的健身资源。从全国层面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中提出,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健身进校园,不同类型的学校各有优势。中小学校 “小而美”,它们数量多、分布广,方便群众在家门口锻炼。相比之下,高校则显得“大而精”,大学的体育场馆设施更加专业、优质、类型多样。如果高校也能开放体育场馆设施,那么,既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为人们强身健体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大空间。
当然,健身进校园,远非打开校门那么简单。进门的人多了,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为了保证安全性与实用性兼备,各类学校都在探索解决之道。中小学校本身面积不大,可在隔离改造上动一番心思。就拿民族中学的改造来说,在体育馆与教学楼之间安装了两米多高的推拉门,社会人员和学生在体育馆、足球场等区域分门进出。而占地面积广的高校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曾经在一些大学校园发生的网红穿着开叉旗袍搞直播、游客乱闯教学楼等问题让管理者心存疑虑。但事儿难办就不办了吗?因噎废食显然不可取。
资源用起来,价值发挥出来,考验着校方的治理智慧。因校制宜,精细化管理,让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这是一张应该答好的考卷。广开言路能够打开思路,校方不妨集思广益,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办法可能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找到盘活资源、满足需求和有序教学的平衡点,实现师生与公众利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