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为“红星”
滨海新区太平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田炳昇
作为土生土长的“庄稼汉”,10多年的村干部工作经历,造就了田炳昇待人快言快语、做事快干快上的性格。他带领村“两委”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成立鲜果营销中心、入股奶牛场项目、新建“仔猪繁殖场”等,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实现村集体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民“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田炳昇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上持续发力,积极深化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对村民、租住户和商户分类细化管理方法和积分方式,共兑现4万多个积分,推动村民千余人次参与到乡村治理。大刀阔斧移风易俗,建设了美术馆、图书馆,每年开展各类特色活动80余场次,坚持每年为高龄老人过生日、发春节慰问金,奖励优秀学生,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村风民风正气充盈。
去年8月,红星村防汛抗洪形势严峻,田炳昇虽已年近花甲,却依然坚守在防洪抢险一线,父子齐上阵,带头守堤坝,把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600余户、1400余人的财产统计,为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筑牢防线,事迹入选市委主题教育案例教材并被天津电视台报道。红星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敢闯敢干 强村富民
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郑玉清
2003年,面对村办企业相继倒闭,村集体经济转型失败的困境,郑玉清毅然放弃了自己红火的事业,一头扎进村里,一干就是21年。2013年他担任村书记后,发挥懂经营、善管理优势,明确“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村强民富”奋斗目标,敢想敢拼、苦干实干,把迎新村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
“一定要让迎新村乘上乡村振兴的东风”。郑玉清瞄准近郊农业优势,紧跟市场需求,推动建设集休闲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休闲基地,每年综合收入近千万元。他带领村“两委”搞民俗游,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日夜兼程大干三个月,建成迎新旅游度假公园,2023年春节营业以来,累计创收超3500万元。
郑玉清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他担任村书记以来,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2.1亿元,为村民发放分红、福利等资金超1.6亿元。现如今,迎新村村民已成为享有城乡医疗保险补贴、助学金、退休老人福利金、股金和大病救助金的“五金农民”。村民们都说,郑玉清是一心为公、为民谋福的好书记。本人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以实干带动增收致富 做好乡村振兴躬耕人
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刘天民
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近12年时间里,刘天民敢想敢为、善作善为,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面对村庄基础较差的问题,刘天民带领村“两委”研究产业兴村道路,确定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果蔬园”的发展定位,打造集约型设施农业基地,动员党员、村民积极参与,成立了“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
为推动科技赋能、做活特色农业,刘天民积极对接天津农学院、天津农科院等外部资源力量,引入果蔬新品种100余个;探索开展“南蔗北种”实验,自主研发“甘蔗套种西瓜”种植模式,土地产出率提高5-6倍,从“靠天吃饭”变为“靠科技增收”。积极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品牌,“小鹊登枝”口感番茄等“津农精品”果蔬销售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促进村集体增收60万元,人均增收2.4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刘天民依托农业园区建立“天津市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每年免费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示范带动周边村庄建设现代设施农业面积超2万亩,吸纳本村和周边村民300多人就业,带动更多农户走上了科技兴农、品牌强农、产业富农的致富路。本人获得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荣誉。
发展脚步永不停
宝坻区大口屯镇西刘举人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王志广
走进西刘举人庄村,一垄垄生姜枝繁叶茂,一片片芋头长势喜人。从10年前地少人穷的“落后村”,到如今玫瑰、生姜、芋头产业兴旺的“明星村”,王志广带领党员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玫”好“姜”来、“芋”你同行的致富路。
“志广志广,见多识广”,这是村里人对王志广的中肯评价。2009年,在外经商的王志广返乡当上了村书记。为打消村民对发展特色种植的疑虑,他带头投资100万元发展玫瑰种植,用看得见的实惠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他牵头创办玫瑰种植加工基地,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坚持多点发力,带领村集体引进生姜、芋头等产业,建成了5300立方米的冷库,村集体收入逐年攀增,他成为老百姓点赞的带头致富、带路创富、带动共富的“带头人”。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离不开善治,他带领村“两委”创新“一轴三链·组网融合”组织体系,设立村庄社工室,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激发网格治理活力,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村庄治理和志愿服务,让村民既有“鼓鼓的钱袋”又有“满满的幸福”。西刘举人庄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本人获得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俯首耕耘谋发展 躬身为民践初心
宁河区宁河镇杨泗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廉春英
彩绘墙,绿连廊,青砖白瓦稻金黄……殊不知,昔日的杨泗庄村,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落后村。廉春英上任以来,美环境、聚人心、和乡风、兴产业,探索出农业为本、文化为基、旅游为领的“杨泗样板”,用“稻香花海”迎来“杨泗春天”。
让村庄产业更旺、环境更美、群众腰包更鼓始终是廉春英的奋斗方向。作为“当家人”,她坚持将提升乡村“颜值”与留住乡愁相统一,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田园风光,村民幸福感显著增强。她自掏腰包外出学习,仅用40余天,打造了千亩“稻香花海”原生态景观,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特色徽派民宿,推动成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营业收入1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让村民“布袋子”变成了“金袋子”,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杨泗庄村徐徐展开。
“面子”美了,“里子”更要美。她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大力弘扬杨四郎孝道文化,开展“泗泗争先”志愿服务、“好媳妇“文明户”评比表彰,举行阅读分享会,唱响了乡风文明主旋律。杨泗庄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天津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
盛夏时分,第六埠村游客络绎不绝,处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郝庆水笑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第六埠村时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我们牢记嘱托,依托‘书记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努力把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回望2018年,第六埠村还是有名的“困难村”。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的金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激励了刚刚上任的郝庆水。他带领村民变千亩荒滩为千亩稻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建设“红色文化主题拓展园”,成立强村富民等3家公司,打造 “三河汇景”生态六埠景区,吸引游客35万人次,村集体增收1000余万元。
去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位于东淀蓄滞洪区的第六埠村成为要害之处。郝庆水带领党员干部迅速转移群众,不眠不休坚守大堤,被村民称为“带着速效救心丸的守堤书记”。洪水退后,他又带着大家“水退人进”,抢种冬小麦1290亩、蔬菜1100亩,修复棚室1800余栋。如今,抢种的麦子获得了丰收,生态六埠景区重新开放、深受欢迎。本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红色映照为民初心 实干践行融合发展
北辰区双口镇中河头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石尚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作为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石尚满腔热情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担任“一肩挑”后,他聚焦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带领村“两委”持续挖掘村庄红色资源,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庄和睦、产业增效的“红色振兴路”。
“继承好先辈遗志,必须把村党支部建强”。石尚围绕传承安幸生烈士革命精神,打造“五红”党建品牌,开展大槐树下讲党课、五星党员擂台赛,制定星级党员评定等激励办法,着力筑牢坚强战斗堡垒。推出“党建引领强村富民五步法”,通过党员结对包片、支部汇总商议、总支集中解决、大会张榜公示、定期回访汇报,累计解决村民诉求108件。举办乡村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传承好红色基因,服务好全村老少”,这是石尚当选村党组织书记时的庄严承诺。他立足产业兴村,用活红色资源,打造研学路线,培训各级干部4万余人次,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打造农业采摘体验基地,村集体收入较上年提升150%。中河头村获得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天津市特色产业示范村等荣誉。
倾心服务暖民心的“跑腿书记”
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寇之明
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10余年里,寇之明吃苦在前、甘于奉献,始终把自己当成村民的“服务员”,做得最多的就是帮村民们跑腿办事,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跑腿书记”。
上任伊始,面对村内历史遗留问题多、干群关系紧张的现状,寇之明把严格按政策和规矩办事作为第一原则,自觉从严律己,率先垂范。以迟迟没有进展的土地划分工作为突破口,他带头讲原则肯吃亏,逐户上门做工作、讲法律,高效完成1300余亩土地分配工作,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他着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创新建立“邵七堤办事不出村”工作机制,成立志愿服务团,心系村民、有求必应,力争做到“一次咨询,一次性办结”,逐步将村庄治理成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和谐村。
在去年的抗洪抢险中,寇之明以最短的时间组织全村626人安全转移安置,带领留守党员群众巡堤守堤、为安置点群众买药送药,力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后重建中,逐户踏勘、建档,推动加固C、D级房屋134栋,重建设施大棚30个、修缮38个,及时有效恢复生产生活。本人获得天津市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武清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一心为民平生志 情系农村终不悔
静海区唐官屯镇赵官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殷进阁
一份信任,毅然返乡挑重担。2008年,面对征地拆迁进京群访和村“两委”辞职的村庄困境,殷进阁毅然辞去私营企业经理职位,主动接下赵官屯村这个“烂摊子”。
一腔热情,推动旧貌换新颜。面对村民还迁房面积不足的难题,殷进阁凭借一股拼劲和韧劲,建强支部、转变作风,逐户摸问题、讲政策、做保证,高效推动4.3万平方米“平改楼”建成竣工,又多方协调解决集体供暖和24小时供水问题,得到村民一致好评。他积极筹措资金,建成1.2公里的环村公路,硬化1.7公里里巷,筹建村文化馆、运河码头、休闲杏花堤,建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免费提供三餐,打造了村美人和、安居乐业的宜美乡村新景象。
一股干劲,产业融合促发展。殷进阁坚持“农业立村、产业兴村”,推动土地集中流转,让农民变股东,同时深入挖掘百年古法庆祥永面酱非遗文化,推动村集体企业开发“九环”牌复合调料、甜面酱、腌制酱菜等数十种特色产品,擦亮“赵官屯”品牌,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25万元,昔日的“问题村”变为如今连续五年的“五星村”。本人获得天津市平安志愿者标兵、静海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以使命担当点亮乡村振兴“希望之火”
蓟州区下窝头镇老曲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刘美娇
扎根乡村热土,奋斗自成芳华。2018年,刘美娇响应组织号召,毅然辞去工作回村任职。6年间,她从嫁到村里的“小媳妇”,成长为全村的“大掌柜”,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刘美娇始终把满足群众“心愿”作为奋斗目标,几年间,她一直“泡”在项目上、“跑”在施工现场,跟进度、督施工、盯质量。用辛苦付出换来了1.5公里的环村路、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5个坑塘高标准治理,老百姓多年的心愿变成现实。聚焦“一老一小”问题,为村内老人免费开设爱心洗衣房,开办青少年“假期课堂”,组织党员干部每天到孤寡老人家“访一访”,给外出务工人员打电话“问一问”,和村民坐在一起“聊一聊”,村庄人心更齐,风气更正。
着眼村庄产业发展,刘美娇主持成立农产品销售公司,将村庄大米等特色农品销往京津,积极引进醪糟食品加工厂,打造的“酒酿香糟蒸饼”成为网红产品,组建电商直播团队,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为“深埋土中”的“土特产”品牌打开了销路,并有效带动村民就业,村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本人获得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本报记者 孟若冰 摄影记者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