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内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党员126.71万名,比上年净增1.41万名,增幅为1.1%。党的基层组织数量为6.96万个,比上年净增1446个,增幅为2.1%。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强基赋能”为抓手,持续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组织功能建设、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和党员发挥作用载体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党员队伍规模稳步壮大 后备力量储备充足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35岁及以下党员27.57万名,占21.8%;女党员47.90万名,占37.8%;少数民族党员4.11万名,占3.2%;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85.20万名,占67.2%。从党员职业分布看,工人(工勤技能人员)7.11万名,农牧渔民12.17万名,企事业单位等管理人员19.96万名、专业技术人员20.72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9.39万名,学生5.58万名,其他职业人员8.82万名,离退休人员42.97万名。全市共有入党申请人48.82万名,入党积极分子16.98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分别占80.3%和78.0%,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源源不断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新发展党员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群体数量明显增加
2023年,全市新发展党员2.92万名,其中生产、工作第一线的1.33万名,占45.6%;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55万名,占52.9%;专业技术人员3569名,占12.2%。通过计划倾斜、专项推动、情况调度等方式,指导推动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发展党员。2023年,新发展35岁及以下青年2.46万名,占84.0%,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工人(工勤技能人员)2936名,占10.0%,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农牧渔民2796名,占9.6%,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71名,占6.1%,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2331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将从严要求落实到发展党员全过程各环节,严格质量把关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培训,确保新发展党员政治合格、素质过硬。
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加强
作用发挥有效彰显
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主课,教育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3年,市、区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43期,集中培训各领域党员19.07万人次。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的作用,6.22万个党支部按规定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6.08万个党支部按规定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用新时代党课讲好新时代思想,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办好用好天津先锋网教育平台,党员教育思想引领力、理论传播力、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常态化推进,2023年共颁发1.07万枚。强化践行主题教育中所学所思所感所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基层党组织积极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引导广大党员在决战决胜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等大战大考大课中挑重担、当先锋,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亮。
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完备
强基赋能效果显著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党的基层组织中,共有党委4078个、总支部3299个、支部6.22万个。122个城市街道、128个乡镇、1938个社区、352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党组织;共有机关基层党组织9970个,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1.70万个,企业基层党组织2.27万个,社会组织党组织1741个,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看态度、看行动、看效果,深入学习运用“四下基层”、“枫桥经验”,健全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服务群众机制,扎实开展基层减负10项专项整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实干奋进、勇担使命,充分彰显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努力推动“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落地见效、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