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薪传
张春林 非遗传承的是技艺也是思想(图)
本报记者 孙瑜

  “磨轮当笔,玻璃作纸,腹中有稿,一气呵成。”这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玻璃画染磨”第四代传承人张春林多年来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在从事这门技艺的半个世纪以来,他也干过其他的工作,但始终没有遗忘过这门技艺。如今张春林刚刚退休,时间更充裕了。他搬进了新的工作室,要继续将玻璃画染磨技艺发扬光大。

  舶来品玻璃画

  因南北运河在津落地生根

  张春林的工作室位于红桥区,走进工作室,参观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工具和玻璃画作品《东方》《桥泊夕画》《翠羽新竹》等。此时,张春林已经打开机器进行现场演示:只见磨砂轮子以一定转速运行,细小的水柱浇注其上,他手持一个玻璃杯,精细地控制着角度、力量以及与磨砂轮的接触面。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尾羽和苍劲挺拔的竹子便跃然在玻璃杯上。

  提到玻璃画,很多人并不熟悉。张春林介绍,玻璃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古埃及的着色玻璃,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作为小型的圣画像,成为每个家庭供奉的礼拜对象,流行于德国、捷克等国家。而中国的玻璃画相传起源于清代,最早出现在广州。天津作为开埠较早的地区之一,天津玻璃画也是伴随着南北运河而产生、发展、传承和创新的。过去陆路交通运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商品是靠着南北运河运输,所以玻璃画也依靠南北运河,逐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创作生产集散基地。

  张春林补充道,运河便利的交通使天津成为漕运的转运中心、北方货物的大码头。几百年前就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玩意儿、新技能以及能工巧匠,从遥远的地方来到天津,玻璃画就是其中之一。它最开始独属于贵族阶层,曾一度成为官员贵族显贵之物,但随着玻璃的普及,它又在市民阶层流行开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玻璃画发展达到鼎盛,玻璃画成为许多中国家庭的固定陈设。

  “玻璃画在中国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之林当中,是一棵常青树。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天津生产的靠山镜,畅销三北、江浙,就是今天,我们在山西、陕西等地的家庭中,还能看到天津玻璃画的身影。”张春林表示,“天津玻璃画”分为三种技法,分别是玻璃油画、玻璃蚀刻以及玻璃磨刻。玻璃油画是在玻璃上用油彩颜料等绘制图画,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观赏,所以也有“反画正看”之称。画家必须以反笔作画,上色时看到的底层颜色,观看时是最上层,对画家的挑战非常大。玻璃蚀刻技法更类似于版画的创作方式,但这一技艺需要使用氢氟酸,由于污染环境如今已不再流行。玻璃磨刻就是用氧化铝的砂轮,在玻璃的表面进行削磨,形成深浅不一的具有立体感的图案效果。

  传承需要多种努力

  要苦练技艺也要善于思考总结

  张春林的父亲张辅是天津玻璃画的第三代传承人,1937年,16岁的张辅从河北衡水来到天津,在天津学习玻璃画,后来在天津最大的玻璃画作坊“金荣斋”当学徒,学习三年多后出师,先后在“金荣斋”等玻璃画作坊耍手艺。1942年张辅在西北角开设了“元兴号”玻璃画作坊,当时生意非常兴隆,主要做家具的玻璃门和靠山镜,以及四扇屏和六扇屏。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张辅在天津工艺美术公司继续从事玻璃画教学和生产工作。在父亲的影响下,张春林从6岁起,就对玻璃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张春林回忆,后来有段时间,他们家床上会摆一个吃饭的小桌,父亲经常在桌子上铺一块大板子,就趴在炕头,在板子上画玻璃画。“我记得小时候母亲或者奶奶做饭时,经常听到父亲大喊一声,先别做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在做饭炝锅时,油会飞溅到屋里的玻璃上,玻璃表面有油就不粘颜料了,父亲就没有办法画画了。

  1979年,张春林进入天津工艺美术公司制镜二厂工作,在熟练掌握玻璃油画和蚀刻两种技艺同时,开始学习研究玻璃磨刻技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张春林与大大小小的玻璃和磨砂轮为伴,苦练玻璃磨刻技艺。“玻璃沾上水边缘非常锋利,稍不小心,手就会被拉破,那个时候手受伤是家常便饭,贴上创可贴再继续干。”张春林说。1984年,张春林在天津市青壮年职工技术培训练兵比武活动中创作的《松鹤延年》玻璃磨刻作品获得第一名,张春林荣获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后来,张春林的玻璃磨刻作品突破了山水、走兽、花鸟等,由其创作的《富贵祥和》《虾趣》《翠羽新竹》《万类霜天竞自由》等作品陆续走进大众视野。

  张春林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同时掌握染、蚀、磨三种玻璃画技法的匠人,并且他还能熟练地实现三种技法的融合。他下决心要将这门优秀技艺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父亲张辅最大的心愿。“磨轮作笔,玻璃作纸,腹中有稿,一气呵成。”这也是张春林多年来从事玻璃画创作总结出来的经验。2017年3月,“天津玻璃画染磨”被认定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张春林成为“天津玻璃画染磨”代表性传承人。

  玻璃画在国外的认知度很高,高水平的玻璃画拍卖价格常年居高,但大家对天津玻璃画还比较陌生。有一次天津艺术史学会开年会,张春林在开会间隙给大家介绍天津玻璃画。在这个过程中,一位主要研究玻璃画的博士生表示,天津和广州是中国玻璃画的两大生产集散地,但是到了天津以后,他却发现人们对天津玻璃画不太了解。张春林把这件事讲给父亲听后,父亲说,可能也是由于玻璃易碎,不容易保存,使得天津现在能保存下来的历代天津名家的玻璃画很少,水平高一点的就更是看不到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张春林建议父亲,将玻璃画技法移植到宣纸上,这样也便于保存。于是父亲用了10年的时间,从85岁画到了95岁,把玻璃画的传统图案都绘于纸上。突然有一天,父亲问张春林,将玻璃画画到了宣纸上,那还叫玻璃画吗?张春林陷入了很深的思考……

  张春林说,创新是发展的根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怎样创新却是摆在每一名非遗人面前的难题。“创新必须守正,守正是创新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守正?”张春林认为,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思考,他发现守正有几个重要方面。其一是非遗项目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其二是材质和技法,玻璃画的根本和基础就是玻璃,也可以说它的灵魂就是玻璃,创作者可以在玻璃的这个范畴之内去选择水晶玻璃、彩色玻璃、料器、琉璃,等等,但是它必须不能离开玻璃,离开了就失去了本质意义,无论是研究还是传承就没有意义了。其三是关于传承人的社会属性以及能力修养的问题。

  同时,在张春林看来,守正也是社会需求,“我们需要创新,创新是我们每个项目的发展基础,而市场是我们发展的必要因素,要有文化还得要有经济,既要解决头脑问题,还要解决肚子问题。什么样的东西适合于市场,什么样的东西不行?每个传承人都要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一拥而上做雷同的产品。比如我们发现玻璃磨刻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几万元一块儿的纯艺术作品卖不动,做一些精细一点的有艺术个性的小酒杯、小茶杯、小花瓶,市场是有需求的。许多非遗项目在当时发展旺盛的时候,都是当时的时尚用品,我们今天要想有市场就必须要将非遗产品设计制作成当今的时尚用品,让年轻人喜欢。”

  张春林表示,综合创新守正的几点思考,他感觉非遗项目的大传承迫在眉睫,大传承就是设立专职岗位,设立非遗传承岗,一个人、一个单位或一个组织去学习多个项目,尽可能保留下这些技能技艺,哪怕只是以资料的形式,也要保存下来。让那些没有发展空间、没有运作能力和升级潜力、没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利用大传承的方式保存下来。让那些有市场空间、有经营能力、能发展的项目尽情发挥,到商海弄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