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南开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City walk遇见南开
用脚步丈量美好生活(图)
通讯员 郭佳 魏进 摄影 王英浩

  南开是天津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积淀城市的乡愁原点,南开也为这座浪漫松弛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City walk“宝藏”路线。City walk让参与者用双脚探索城市“本真”,不论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还是想重新认识自己家乡的本地人,都可能是City walk的参与者。如果想了解“真正的南开”,想真切地感受这里的生活样态,触摸这里真实的内在“肌理”:走!现在就出发,一起用质朴的生活哲学去领略南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在城市与学府美丽邂逅

  迎着初夏的阳光,人们纷纷相约一场悠闲的街头之旅,从市井的喧嚣步入学府的宁静,一同开启一场美丽而独特的“学府”之旅。

  坐落于南开区的天津南开中学前身是严范孙于1898年创办的“严氏家塾”,细算一下,至今已有 126 年的历史。正式的天津南开中学创建于1904年10月17日,由严范孙和张伯苓共同创办,如今已建校整整120周年。它同时也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发源地,两位新中国总理的母校,在海棠盛开的时候向校友及中小学生开放。南开中学可能是拥有文物保护建筑最多的中学,里面的砖楼动辄百年历史。这里的美不只胜在风光,更胜在文化传承上,每一栋楼都是历史的讲述者,源源不断地向后来人传递着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南开精神。

  学府南开,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除了有建校120年的南开中学,还坐拥两所百年大学。百余年来,与南开中学一脉相承的南开大学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不断谱写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南开答卷”。南开大学同样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总理雕像伫立在学校主楼前,大气宏伟、庄严肃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嘱托仿佛就在耳边。在校园内中心花园的南侧,屹立着一幢宏伟建筑物,它就是著名的思源堂。思源堂始建于1923年,192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在当时为全校最考究的一座建筑,整幢大楼具有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高台上大门前是六根古罗马大石柱,门旁两盏大灯。2004年,为迎接南开大学建校85周年,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对思源堂进行了清洗和修补,使得这幢气度不凡的大楼能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两所百年学府的不远处,就是去年建成的天开高教科创园。与天开园一路之隔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于2016年6月正式启用的天津青少年核科学教育基地就坐落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院内,展馆面积约800平方米,是天津市首家具有“核辐射”鲜明特色,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公益性科普基地。不同于传统意义的City walk,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到基地参观走访,更多的是学习和探索,人们不再谈“核”色变,你将会感受到一种藏于宇宙、藏于未知的力量,它关乎世界与生命。

  能与大学时代创业的校友携手走进职场并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的幸事,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的胡露露和任哲做到了。作为校友企业,胡露露和任哲带领他们的“拾光创意集团”第一批入驻了天开高教科创园。大学道旁、津河之畔,8座高楼环抱一片广场,白天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往来穿梭,夜晚灯光璀璨,科技感满满,这里不仅是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更成为了天津中心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清晨的阳光从东边倾洒到蓝天白云下的莫比乌斯环上,格外醒目。临近午间时分,咖啡的香气四溢,全市唯一一台双臂拉花机、第一家星空主题餐厅、24小时无人智能便利店、天津供销向前进牛奶面包公司等这些在全市首屈一指的服务项目相继出现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商业配套服务中。“不仅我们在这里上班十分便利,周边很多居民也会来‘打卡’。”任哲说。到了夜晚,楼外红蓝色“天”“开”标志和金色的楼顶灯光亮起,像胡露露和任哲一样的创业者走在夜色中,灯光幻影,风轻水绿,日光与月辉一同见证,四时与节气循环交替,创新种子拔节而起,高新产业起飞跳跃。

  在这里尝到“第一口鲜”

  ZANMANG LOOPY、大型沉浸艺术展——探秘山海经华北首展、“佛系代表”卡皮巴拉x大悦橙联名限定款周边全国首发以及麻六记天津首店、喜茶天津首店、寿司郎华北首店等落户天津大悦城,让南开区“首”字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吸引了更多年龄层次的潮玩先锋们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南开区积极发展首展、首发、首秀、首店经济,将“第一口鲜”引入天津,燃爆城市商业人气。“太幸运了,我拿到了‘一码难求’的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店的预约码,首展第一天抢到了我最喜爱的Chiikawa系列联名单品、快闪限定款,瞬间感觉排队也值了。”从山东济南坐高铁直奔天津大悦城而来的小孙说。

  天津人爱吃、会吃可是在全国都榜上有名的,光是顿早点就能连续一个月都不带重样。西湖道这个充斥着烟火气的地方收纳了所有蠢蠢欲动的食欲。那种幸福感,是多少山珍海味都无法复刻的。期待与窃喜,满足与幸福,都藏在那层层叠叠的美味之中。西湖道位于南开区万兴街一片住宅区附近,没有网红特色,但是能做到“众口可调”!“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买少了总觉得亏得慌。”从西青区坐公交车来的武阿姨在排队买烧鸡,“以前就住在这附近的南丰里,现在搬家了我也离不开这口儿,正好今天老家来的亲戚要回去了,西湖道的美食他们也特别喜欢,多买点给他们带上。”馅饼、肉龙、素羊肉、鸭丝卷、炸糕、糯米藕、干货、卷圈、果干、切糕、驴打滚……要不说天津人幸福指数高呢,满满当当一条街好吃的,来这儿就别想着减肥了!

  刚从天津西站出来,来自安徽的张惠妹资深粉丝程辉就迫不及待坐上出租车,直奔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他抢到了aMEI6月1日天津站演唱会的票,应援完毕,他还趁周末在奥体中心周边City walk了一天,打卡了几处标志性景点,一趟下来,体验感满满。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跟着演唱会去旅行”已经成为出游新风尚。如今,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成为文旅的“黏合剂”,显著拉动旅游消费,助力城市文化出圈。不仅是演唱会,重大足球比赛、天津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也带来了“体育+City walk”的奇妙组合,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迷、球迷相聚一地,“人从众”模式在奥体中心周边开启,走在路上,外地车、外地人、外地话“含量”明显增多。沿着奥城走走逛逛,拍照打卡品尝美食,成为歌迷、球迷在观看演唱会及体育赛事之外最期待的事情。

  电竞迷一定知道,由绰号“天神”的the shy带领的LOL传奇明星队,带着高燃电竞浪潮席卷了炎炎夏日的南开老城,在天津首家京东MALL和JDG京东电子电竞俱乐部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巅峰对决,为独具津韵魅力的老城厢增添了“潮”元素。“作为线下超级体验店,来这里City walk能感受到4.3万平方米Plus级购物空间,来自全球200+知名品牌的20多万种商品都能在这里找到,据说还都是京东自营。”来自锦州的小蔡一直在惊叹,“我来看baolan打比赛的,但是这个MALL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我还在这里买了一套耳机,品质服务嘎嘎板正,这种潮玩MALL,太有意思了!”

  如果你想在City walk中找寻天津人的松弛感,那一定得看天津伯伯们。1895年,篮球运动在刚刚诞生4年后,通过天津传入中国。1914年,天津建成中国第一个室内篮球馆。作为中国篮球事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篮球运动在天津这座城市中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毗邻天津文庙、鼓楼、古文化街景区的东马路篮球公园,文化底蕴和体育氛围在这里融洽交织。依托中国篮球发源地的文化基底,经过高品质的提升改造,东马路篮球公园将打造独具特色的篮球主题运动空间,为振兴篮球之源、促进文化交流、协调社会融合提供重要平台,也为天津提供惊喜不断的生活与社交打卡地。在这个集篮球历史、文化、教育和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场所,感受篮球精神的力量,享受南开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品质。

  在老城品味津韵时光

  天津,因河起,因海兴,因水名。正所谓“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要了解河海要冲的天津,紧邻三岔河口的古文化街当是首选,这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津门故里的韵味。

  “这是余三胜像、吹糖艺人、小八路、木兰从军……都是历代传承人的代表作。”在天津古文化街泥人张店内,工作人员王思思正在向前来参观选购的市民游客介绍泥人张的作品。王思思告诉记者,从甲辰新春开始,泥人张店内游客络绎不绝,现场制作的匠人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位。

  在全长600多米的老街上,像泥人张这样的非遗项目数不胜数,例如杨柳青木版年画、乐器张、蔡氏贡掸、联升斋等,还有一批像桂发祥、果仁张、耳朵眼、祥禾饽饽铺这样的中华老字号,不仅是老天津人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更彰显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

  承载着这些老品牌的古建筑同样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向八方来客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中心城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玉皇阁,中西合璧风格民用住宅建筑群通庆里,宫前广场、大狮子胡同、袜子胡同等都留有鲜明的历史印记。

  “明代设卫筑城,为保障直沽经济的发展,卫城只能修建在繁华街市的西南。明清时期大运河的畅通,带来了海河与运河沿岸的进一步繁荣,形成了围绕城东和城北‘环城开衢’,也就是天津城市的经济中心,今天的古文化街,一直是一条‘延续了城市文脉’的天津老街。”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说,“南开区在天津独领风骚的地方就在于:典型地代表了天津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先市后城’和‘市在城外’。南开区始终与天津城市的诞生、发展与繁荣紧密相连。”

  穿过历经时间洗礼的老街,途经全国现存唯一一座府县并列的孔庙建筑,也是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天津文庙,便来到了天津城市的原点——鼓楼。

  鼓楼,是天津卫三宗宝之一。拾级而上,凭栏远眺,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笔下的“七十二沽往来帆影”早已不见踪迹,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城市发展的轨迹。“从1892年,魏元泰自立门户,创立‘长清斋魏记扎彩铺’,‘魏记风筝’自此便在老城厢扎下了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室依然在鼓楼旁,家也住在附近。风筝是我们的传家宝,那老城厢便是我们的福地。”

  与鼓楼一步之遥的广东会馆,则是老城厢融汇南北的又一见证者。而在广东会馆的建筑艺苑中,华美的木结构戏楼最是引人注目。区别于现代剧场三面封闭的“镜框式”舞台,它是中国古典剧场惯用的“伸出式”舞台,三面接近观众,让观众身临其境。舞台上方的“鸡笼式”藻井,好似一个倒扣的大碗,能起到拢音作用,不用话筒也能增强演唱效果。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重达数吨的藻井,没有一根柱子支撑着它。这样的设计令观众视线不受阻挡,也是同类戏楼中罕见的。“天津广东会馆是天津市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装修最精致的清代会馆建筑。通过活化利用,我们现在可以在广东会馆听京剧、看戏法、赏文物、观展览等。此外,以馆内展陈为线索、以天津及广东会馆历史为背景的沉浸式新项目也即将与游客见面。”广东会馆相关负责人说。

  文脉流长,润城化人。当汩汩的九河之水流经“沽上艺苑”,当悠扬的早晚钟声回响在老城厢,当温暖的岭南风吹入津门的古戏楼……津门故里在等你来。

  【专家观察】

  City walk触发情感共振

  增加城市文化认同

  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永路和助理研究员李杨看来,物质空间、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是城市漫步的3个重要表征。物质空间既是城市漫步的活动空间,又是游客的凝视对象;精神文化贯穿于整个行走体验,既是叙事内容又是呈现手段;日常生活体现出普通市民的集体记忆和生活状态,从视、听、味、嗅、触等五感让漫步者感受细腻、丰富的乡土气息。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情感共振,增强了漫步者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为打造良好的城市漫步生态,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

  一是拓展物质空间边界,打造可凝视的景观系统。

  城市物质空间包含城市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道路街区、休闲空间等五个部分。这些物质空间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其中以历史建筑作为代表,历史建筑又包含历史旧址、名人旧居、学校、公寓洋房和文娱场所。南开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例如南开学校旧址、天津广东会馆、李纯祠堂、南开大学建筑群、天津大学建筑群等,这些历史建筑既是在册“历史风貌建筑”,又是“可阅读”的对象,既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又串联起城市漫步的行走体验。因此,根据各类主题、场景的需要,开发城市漫步主题游径,将贯穿于天津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空间串联为旅游景观,构成错落有致的漫步者凝视空间。整合景观资源,分门别类地进行资源库建设,建立物质空间动态管理机制,规范认定公布机制,健全名录公布体系。

  二是挖掘精神文化底蕴,打造可品读的人文风韵。

  精神文化是彰显人文底蕴的文化基因,包含城市特质、历史人物、人文艺术、建筑装饰、主题博物馆等五个部分。精神文化无形且无处不在地渗透进不同主题的城市漫步之中,或是作为主题贯穿整个行为体验。明清文化、海河文化、教育文化是南开区精神文化的核心组成,道出了明清与近代天津的繁华与情调。鼓楼、文庙见证了“老城里”的岁月变迁,“天津皇会”串联起新老两代天津人的集体记忆,这些都可以成为城市漫步的主题,例如“老城里——明清天津的缩影”“古文化街秘境拾遗”等。开埠以后的天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百年演变,政治家、教育家、商人等在南开驻足,也可成为城市漫步的主题来源。例如,“张伯苓与南开系列学校”“宁星普——先贫后富可说古”等,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和代入感。

  三是展现日常生活色彩,打造可感知的乡土气息。

  日常生活是当地居民关于生活起居的乡土文化,涉及生活环境、饮食符号、商业设施、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等5个方面。其中展示的“日常性”和“生活化”,体现出城市漫步有别于传统旅游方式的深度性和趣味性。从四碟捞面到刚出锅的肉龙,从老味刨冰到小碗抹酱,都是南开区老饕们热爱的美食,白牌有轨电车曾是南开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西南角电车库至今犹在。西湖道的美食、广东会馆的京剧、奥体中心的足球主场不败纪录、服装街的沧桑与大悦城的繁华,在南开区交相辉映,诉说着这里的人间烟火味。因此,线路主题还可以聚焦于居民日常生活,或将居民区作为行走节点,例如“西湖道——发现美食之旅”“服装街与大悦城的双重变奏”等线路,使漫步者置身于南开区的寻常巷陌,体验这里的世间百态。城市漫步体现出日常生活在地方发展中的不可分割性,日常生活也组成了这个地方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

  ■通讯员 郭佳 魏进 ■摄影 王英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