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思政建设和体育教育的融合创新
依惠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紧扣教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兴则国运兴。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挖掘体育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建设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和渗透,让体育课成为构建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的关键课堂,引导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锻炼身体学习技能,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又自觉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中国力量,切实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独特价值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促进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创新,把思政教育贯穿体育教育全过程,能够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和培养。一方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将中华体育精神有机融入体育课、大课间、体育社团等活动中,让学生在感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既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又感悟到中华体育精神在涵养道德、健全人格、振奋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体育是“五育”的基础,“以体育人”,“体”是手段、路径,“育”是重点、关键。体育自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不仅育体、育智,还能育心、育德、育美。体育课程因其灵活多样、活泼便捷的特点广受学生喜爱,因其润物无声、寓教于乐的育化特点成为有效的教育形式,从而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效果。

  二、构建多维度的体育思政平台,拓宽体育思政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落实思政建设和体育教育的融合创新,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宽体育思政渠道与路径,多维度全方位建设体育思政的融合创新平台。一是搭设课堂平台。教师通过团队协作、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沟通协调、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团队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的拼搏精神;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法律意识。同时,体育课堂可以成为学生的打卡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平台自由选课,老师按项目组团教学,引导学生热爱体育、阳光乐观、诚实守信,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道德熏陶,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搭设实践平台。学校定期举办体育活动以赛促练,组织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体育技能、体育精神带到生活之中,让体育思政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三是搭设智慧平台。让体育思政课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际相融合,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以一体化课程、多样化内容、个性化教学、智能化方法,多角度全面提升体育思政质量,赋予体育思政新的生命力。

  三、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体育思政融合创新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教育实践中,要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建设。一是要多措并举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各级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体育教师要齐抓共管,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学校特色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设置既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教师必须明晰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深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知识、运动技能、心理疏导、师德师风,助力体育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三是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思政理论学习,并在体育教育中躬亲实践、以身作则,实现“五育”共同发展的育人效果。四是搭建高自由度、全方位的教师发展平台,促进不同地区、学校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学习,从而让体育思政课的主力军、引导者和践行者走进建设大中小学体育思政教育一体化主战场,通过各学段联合开展教育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共修、共培,实现协同发力。

  “大思政”背景下,持续加快思政建设与体育教育融合创新的步伐,既是各级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教育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思政建设与体育教育融合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让体育课有了精神,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培养体质强健、心智成熟、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为天津体育学院副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