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党建领航赋能打造乡村振兴“华明模式”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走读~~~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绘就美丽新画卷 跑出振兴加速度(图)
——党建领航赋能打造乡村振兴“华明模式”
本报记者 张清 通讯员 何青华 李泽锟 杨立东
胡张庄葡萄喜获丰收 (资料图)
赤土空间森林亲子部落
朱庄老村台环境卫生整治
胡张庄绿屏公园
华明社区
华明街道全景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中心城区向东驱车10公里,进入东丽区华明街道,这里不仅是我市最早实施城市化建设的街道,也是东丽区最大的涉农街道,拥有全区75%的基本农田和53%的耕地。闻名遐迩的胡张庄葡萄、永和水稻、赤土扣肉丸子、华明草莓等都产自这里。

  用好资源禀赋,推进乡村振兴。多年来,立足全域城市化大背景和紧邻中心城区的优势,华明街道优一产、强二产、连三产,打造农业品牌、规划农业园区、融合设计农文旅项目……蹚出一条发展都市农业、打造都市休闲文旅新高地的“华明路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问及这个有着99平方公里面积、14个集体经济组织、18个社区、约14万常住人口的街道,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何“发展密码”?华明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超回答得干脆:“关键在党,关键在支部!”

  乡村怎么兴?

  头雁领航群雁飞

  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范庄的发展,就得益于有一支出色的“头雁”队伍。

  “发展线上经济?看不见摸不着的,这能挣着钱吗?”“基地、平台是什么东西?用流量怎么赚钱?我们就会种地,别的我们干不来。”

  “要是按你说的,前两年光是做公益服务,这不是纯赔吗?”“干这个需要投多少钱?最好别让我们掏腰包”……

  一年前发生在华明街道范庄股份经济合作社会议室里的一幕,不少人还记忆犹新:当听完合作社书记张海永对乡村振兴的大胆规划,村民代表们提出质疑。

  华明街道范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农田两万多亩,成员3000多户、近万人,范庄人世世代代靠种植为生。“如何结合现代都市农业和本村产业特点,用好各方资源,带动乡亲共富?”是范庄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张海永一直思考的问题。

  天津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训,让张海永找到了答案:“发展‘互联网+’,搭上网络经济这趟快车!”于是,在范庄的乡村振兴规划里,除了依托万亩农田、百年古树及非遗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农文旅产业项目,还有一个重头戏:打造 “五基地四平台”,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爱心助残、非遗文化、助农惠民等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想法好是好,但起初大家伙儿都不太懂,自然积极性不高。为了得到群众的支持,张海永带领着支部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给大家解疑释惑。慢慢地,群众不仅理解了、认可了,还争相献计献策。

  听民心、顺民意,集众智、汇众力,范庄的乡村振兴规划开始稳步实施,不少参加过技能培训的群众都实现了就业。不仅如此,“百村百社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乡亲共富”项目也推进得很顺利。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增强了群众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底气。

  村民侯喜博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去饭店吃饭,听到邻桌其他村的村民夸赞范庄乡村振兴搞得好,心里特自豪。“有这么好的领路人,咱的日子指定越过越有奔头。”侯喜博信心满满。

  难题怎么破?

  “一村一策”绘新景

  说起东丽区基层治理的难题,老村台算是其中之一,全区尚存的56个老村台里居住着2.7万人,且大多为外来人口。长期以来,老村台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隐患。对此,东丽区把老村台的人居环境整治列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

  华明街域内有于明庄、朱家庄、赵庄、赤土和李明庄5个老村台。对于老村台的治理,华明街有自己做法:围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指导各集体经济组织结合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确定发展方向,制定“一村一策”,将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础,充分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增加经营性收入。

  李明庄的老村台分环内、环外两部分。在谋划乡村振兴规划时,李明庄将老村台的治理纳入其中,分步骤对其进行改造。目前,环内部分已经完成建筑物拆除和土地平整,2023年,李明庄将160亩清整出的闲置土地以每亩一万元的价格出租,通过清整、盘活,让老村台为集体经济组织创收;环外部分已被纳入“利用外环以东、京津高速以西600亩土地,打造美丽田园”的规划中,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集现代化设施农业、农业知识社会化教学、观光旅游、有机蔬菜瓜果半成品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届时,昔日脏乱差的老村台将呈现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

  华明街在全面摸清每一块老村台的“三资”、土地性质、基础设施、未还迁人员等情况后,对于不同地块的治理,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发展规划:在朱家庄、于明庄,近期适当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监管,远期,结合规划去除宅基地属性,降低成本,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引进推动区域发展;在赤土,深挖历史、红色、非遗等资源优势,加快推动“赤土·遇见花园村”都市农文旅项目。

  “打破制约瓶颈,想招法把环境治理、集体增收、遗留问题化解等工作同步推进,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做的功课。”马超说。

  “村”“居”怎么融?

  党建联建蹚新路

  随着东丽区有序推动农村向城市转型,全区114个建制村全部撤销并同步建立社区,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区共有107个社区、82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在“村改居”进程中,如何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这是东丽区在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东丽区委通过充分调研,出台破题之策:安排集体经济组织党支部书记担任还迁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党支部书记的熟人优势、经验优势、资源优势,参与社区治理,推动集体经济组织资源向社区倾斜,协助解决社区实际困难,让居民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助力还迁社区治理提升。

  同时,部分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参与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中,着力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党建基础薄弱的问题,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华明街率先垂范,互派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干部交叉任职,在解决历史问题、深化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同向发力,共同当好还迁居民的“大管家”,推动村居融合共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李明庄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还迁社区明旭社区仅一街之隔,2023年,两家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后,先后合力解决了居民集中反映的社区内小广场路面破损影响出行、个别地方常年堆积的装修垃圾污染环境等问题,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光惠民还不够,我们还得想办法悦民。”在每周一的“村居”书记沟通交流例会上,两个党支部的书记商量着怎样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不时地搞点文化活动让大伙儿乐呵乐呵。前不久,一场颇具规模的文艺汇演联欢活动不仅让本社区的居民看得过瘾、玩儿得开心,还吸引了不少周边社区的居民一起来感受欢乐的气氛。

  李明庄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张远立感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多为原来的村委会成员,人熟、事熟、情况熟,在居民中更有号召力;社区的年轻人带着特有的冲劲儿和干劲儿,专业知识精、创新意识强,为集体经济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两支队伍的融合,就是一加一大于二。”

  党建联建、“村居”融合,让还迁社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互助互赢”,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参与社区治理、融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更高了。

  民心怎么聚?

  党员搭起连心桥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治理的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就看党员干部用不用心。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才能一呼百应。”这是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宝玲常说的一句话。

  胡张庄葡萄有着30多年的种植历史,胡张庄玫瑰香葡萄远近闻名,种葡萄是胡张庄人的看家本事。但随着传统单一的品种越来越不具备优势,改良、引进新品种势在必行。可新品种需要投资,需要学习新技术,而收益如何还是未知数,村民们大多持观望态度,迟迟不敢投入。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0年,胡张庄股份经济合作社“两委”班子成员曹先云带头试种新品种“阳光玫瑰”,她家的大棚里,串串葡萄圆润晶莹,碧绿如宝石。“阳光玫瑰采摘价格能到20元到25元一斤,保守估计亩产2000斤,去掉成本,每亩至少能挣3万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曹先云的大棚成了村里探索发展新品的试验田,在她的带动下,阳光玫瑰的种子在更多的大棚里开花结果。

  2021年11月,一场大暴雪把胡张庄的41栋葡萄种植冷棚压塌了40栋,损失近千万元。一个冷棚造价20多万,找专业维修需要8万,就算加上村里的补贴,维修费也快赶上自己一年的收入了,种植户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笔钱;可如果不修,就会耽误葡萄的种植。种植户急得直掉眼泪。

  一筹莫展之际,“两委”干部李富江站出来,提出“我们可以试着维修自救”。起初,种植户对此没有信心,但看到李富江维修的冷棚一天一个样,最后真的修好了,种植户们燃起了希望,纷纷跑去跟他学习。就这样,李富江带着大家伙儿用3个多月的时间把冷棚全部修好,没有耽误葡萄种植的农时。

  ……

  带着大伙儿干,干给大伙儿看,一道道难题被攻克,民心和士气在党员干部一次次的身先士卒中不断凝聚。到2023年,胡张庄葡萄的品种已经达到十几个,其中不乏叫好又价高的精品。一串串葡萄串起了胡张庄人的致富路。2023年,胡张庄村冷棚葡萄亩产纯收入达到1.5万元。

  胡张庄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A级乡村旅游景区,被列入我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录。如今,一个集葡萄种植、采摘体验、加工定制、科普研学、精品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沽上田园”示范区正在加快推进中。

  华明农文旅融合项目实施一年来,初见成效。2023年,13个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文旅项目等全年增收1500万元,7个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三年连续增收。

  华明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超介绍:“农业+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东丽区增加新的旅游“打卡地”、积攒人气,对于农业资源的盘活、文化遗产的传承、农耕文化的传播、地方农业品牌的塑造等,也将带来难以替代的综合价值。

  “要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这就对营商环境、服务意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挑选、培育一批综合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者。”华明街道党工委一班人正在运筹着下一步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