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陈敏尔调研我市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时强调~~~
~~~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探索挖掘万亿市场价值 推进数据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
陈辐宽检查指导2024年高考、中考考前准备工作~~~
~~~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探索挖掘万亿市场价值 推进数据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
点“数”成金 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袁诚

  数据,是和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养料”。从早期产业纷纷触网实现信息化,到如今数据资源经登记、评估、入表、交易等操作后被不断盘活增值,数据正成为看得见、可入账、能增值的“宝贝”。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年初,天津市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加强我市数据管理职责的整合优化,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快推动“数字天津”建设。通过推进数字要素改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7.3%,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实现“开门红”。

  近些年,数据被视为极具商业价值的资源,开发热度高涨,但国内“用数”的环境和氛围尚处在培育阶段,如何让数据持有者愿流通、敢流通?如何构建数据治理和可信流通体系,让数据流通变得合规、高效,实现点“数”成金?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看看他们的创新探索如何从点到面“开花结果”。

  场景数据需求强

  联合体聚力多方“同桌点餐”

  人们的工作生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碎片化、非标准化,很难给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只有将分散化的数据碎片整合起来,变成集约化的数据“粮仓”,才能成为高价值、可流转的数据资源。数据“富矿”形成后,如何让供需双方更好地交流、对接?为此,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

  “我们的成员几乎涉及数据全生命周期链条上的所有单位,大家就像在同一个餐桌上吃饭,你需要什么、我能供应什么都很清楚,这样数据交易就很容易形成。”日前,记者再次采访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谢辉时,他多了一个“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技术委员会主任”的头衔,并用比喻来阐释联合体成员构成的数据供需生态。在这个特殊的“餐桌”上,大家下单和提供的不再是普通饭菜,而是经过专业加工的数据产品。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近年来,谢辉带领团队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其管理的无人驾驶装备包括智能网联大巴、中巴、接驳车、清扫车、物流车、售卖车等。这些车辆在无数次直行、转弯、避让行人、泊车等运行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真实场景数据,如今也成了“香饽饽”。

  近日,由谢辉团队开发的智能网联复杂路口动态场景数据集、智慧站台场景模型等智能网联数据产品,在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完成交易。购买方是万物镜像(北京)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这些产品将用于自动驾驶专业模型训练开发,实现更为精准的车辆调度和线路优化。

  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智能网联数据市场需求旺盛,数据供应方和需求方的角色也经常叠加、互换。不少机构既是场景数据的供应方,也在模型开发、算法训练、测试验证过程中对感知、控制等数据有很大需求。眼下,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携手50余家数据产业生态伙伴正着手构建集展示、交易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数据产品交易平台,计划以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智能网联平台专区的形式呈现,到年底将有大批数据产品上线。

  当前,我市在滨海新区、河北区、津南区、西青区等地均有智能网联相关业务布局。这些在港口、中心城区、教育园区、旅游区等不同场景沉淀的数据,正在形成我市特有的“数矿集群”,未来有望成为智能网联平台专区及数据应用产业生态中的数据交易先锋。

  创新交易模式

  交易中心让数据“流得动”

  数据是企业机构的核心资源,但如果没有安全、可信的交易环境,即便拥有海量数据资源也断然不敢流通。如何建立数据治理和可信流通体系,让数据流通变得合规、高效?这背后,少不了充当中介平台作用的数据交易所或交易中心。

  为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谢辉团队的数据产品选择通过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数据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更大价值,为解决数据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入场难、数据商品化难等堵点,我们依托合作单位天津智慧城市数字安全研究院,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了可信可控的数据流通环境,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让数据持有者愿流通、敢流通。”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副局长安脉告诉记者,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正不断创新数据交易模式,将低价值、高风险的原始数据交易,转变为高价值、低风险的知识产品交易,助力不同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最近,从事化工勘察设计研究的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牵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开启了第二轮深入合作。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通过把经营活动、物料产品、技术研发等数据,用关系模型组织起来并加工分析,形成一个智能化、标准化的数据模型产品,助力该企业优化经营决策、研发方向和产业投资选址。比如,在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数据模型产品能够帮助优化配方;在项目选址时,能助力临近上下游供应商,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等。

  数据经过专业平台登记、评估后,变身为可交易、变现的无形资产。此前,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天津环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便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获得1500万元银行贷款。银行安心放贷的背后离不开一道“登记关”,即天津环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通信管线运营数据”数据资产,成功获得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双平台”准予登记,让数据顺利成为被银行机构认可的资产。

  据北方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要素资源部副部长陈雷介绍,目前,该中心正通过集聚数据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汇聚数据商提升生产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数据交易流通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依托今年3月设立的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天开园服务基地,立足天开园面向天津市,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持续培育我市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产业生态。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吸引上海爱数、蓝色光标、中汽数据、东疆星链等数据商企业超过300家,累计挂牌数据产品1000余个,去年数据交易额超过2亿元。

  国企数据率先资产化

  挖掘需求应用分羹万亿市场

  今年年初,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业界称,从“互联网+”到“数据要素×”,前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后者是“深藏在水下的主体”。据业内人士估算,考虑到数字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个数据资产市场的潜在价值将超过10万亿元。

  近日,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工作专班审议确定了第一批7家市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设单位,包括市交通运输委、市金融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3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滨海新区、武清区(市农业农村委联合申报)、河北区、河西区4个区人民政府。各试点单位将结合自身数据优势,加快拓宽公共数据应用渠道,以场景化应用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有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开发的过程中,数据资产较为丰富和标准的国有企业走在了前列。

  在河北区供热公司,一季度结束的供暖数据不再只是沉淀在电脑里的“历史数据”,而将成为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依托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联合多家专业机构,河北区供热公司完成了2018—2023供热年度存量供热数据的资产化权属、成本归集和价值计量确认等工作。截至目前,河北区供热公司已具备一季度新增供热数据会计记账和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前置条件。

  河北区数据局副局长高磊表示,河北区接下来将着力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确权登记、授权运营工作,鼓励社会、企业开展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探索数据资产保险、质押融资等数据资产金融化场景落地。重点打造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金融信用、非遗文旅等行业领域的数据价值场景开发和数据要素服务。

  近期,天津市2024年数据工作会议强调,全市数据部门要着力提高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和驱动力,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与此同时,市数据局最新发布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可推广的“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涵盖工业制造、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城市治理等服务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12个重点领域。通过典型案例示范,鼓励支持各行业打造更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带动数据要素真正“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当前,我市正从供需两端发力,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抱团打造“数矿集群”“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的发布,还是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可信可控的数据流通环境、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加快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化工作等,都反映出我市数据产业主体对数据开发及场景应用的探索热情。通过聚拢数据要素资源,挖掘多样化市场需求及场景应用,我市加快构建数据开发利用生态,让“四两”数据拨动“千斤”社会治理、产业增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