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商业大学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赋能新时代青春梦想(图)
通讯员 冯延超

  天津商业大学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形成以“专创融合”为基础、“思创融合”为特色的育人成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首批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奖。“天商微渡”连续七年获评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融通,不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功能“深度化”、服务水平“专业化”、资源协同“网络化”、孵化功能“延伸化”。累计培育大学生创客3000余名,1.8万名学生实际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

  开拓思维强化创新创业训练

  着力打造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体,通过“探行微渡、创践未来”开放周、“创青春、赢未来”等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鼓励师生借助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优质资源,申报“大创计划”项目。2023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59项、市级116项。学校组织师生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设立76项校企合作的“大创计划”项目,由校企双方各选派优秀导师针对产业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主要载体,打通教学链、实践链和孵化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产业发展等融合,启动“优创计划”和“助跑计划”,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挖掘和“一对一”打磨,累计举办近20场赛事辅导活动,全面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

  打造品牌丰富创新创业活动

  着力打造区域知名的文化辐射体,围绕“智行双创月” “双创协同培育”等主题举办训练营、企业学访、实践调研等活动近50场。组织创业团队赴蓟州、武清开展乡村振兴调研,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回信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参观走访牡丹集团、华为鲲鹏等多家企业,让大学生了解名企的发展历程和科技成果、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谋划,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推动学生将创新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应用到学习实践中。

  探索“双创+X”模式,策划举办天津市高校首次“传统文化·创享市集”活动,全市25所高校50余个文创品牌参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与文化历史传承相结合。依托参展项目开展线上“天开园展示展卖精品项目”评选活动,访问量11万余人次,投票数近3.5万票。扩大研讨辐射面,主办京津冀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交流研讨活动,来自京津冀30余所高校代表团共同探讨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主办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讨会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会,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助力创新创业青年实现梦想。

  对接资源精准创新创业孵化

  着力打造市场认可的价值创造体,与天津哪吒·设计小镇产业园、灵犀汇、中国广电天津公司、北京点意空间、江西工业设计小镇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新渠道。通过加强与天开高教科创园的紧密联系,与企业、孵化器等合作,不断提升基地孵化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精准开展项目对接会。孵化项目“大山里的食材”“元演文化”成功挂牌天津高校版OTC。

  依托学校商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围绕学校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开展企业咨询等活动,以调研老字号企业为重点,组织68支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33支团队以“中华老字号”“津门老字号”为重点调研对象,以保护传承老字号发展为宗旨,深入天津、福建、贵州等11个省市84家老字号企业开展专项实践活动,为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冯延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