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习近平在法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2024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接待游客1407.86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22.1亿元~~~
文化中国行~~~—— 探寻蓟州区渔阳古街的古今交融
我市假日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津门凭阑~~~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津门凭阑
以文化底蕴“出圈”
津声

  文化不仅生动述说着一座城市的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五一”小长假期间,文艺浪漫感与人间烟火气“撞个满怀”。天津茱莉亚学院公益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这是2024天津音乐节的预热演出之一。人气十足的“‘桥’见海河,邂逅浪漫”桥边音乐汇也将纳入音乐节。海河两岸,不仅有音乐。天津美院师生“绘海河、美津城”写生创作引人驻足;淘旧书、赏非遗、购文创,在海河旧书市集上能够体验津派文化……海河、游船、音乐、美术、书籍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感。

  特色带来人气,人气带来活力。文旅产业的发展联结“诗”和“远方”,不仅为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更在文化与产业的交融互动中,为城市发展增添亮色。一个历史街区,一栋老建筑,一项非遗技艺,都是一座城市的神韵所在,以文化底蕴“出圈”的密码就在其中。把这份特色和韵味激发出来,让津派文化绽放异彩,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就能引得众多游客“用脚投票”。“五一”假期,首届天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高跷、中幡、法鼓等花会队伍齐聚,泥人张等非遗展示让人们近距离体验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古文化街这条串起城市记忆的老街,假期首日游客数量即突破20万人次。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挖掘、整理、传承、弘扬更多具有独特韵味的津派文化精品,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为群众喜闻乐见,绽放出迷人光彩,就会有更多游客奔着津派文化乘兴而来,带着特色体验满载而归。

  文化“含金量”更足,城市吸引力更强。这是新业态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天津文化底蕴丰厚,盘活用好“家底”,将历史文化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让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促进,打造富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蕴藏其中。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旅游、商贸、体育等产业实现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将盘活更多闲置资源、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文化成为一座城市看得见的“软实力”,在浸润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激发出新的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跃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是如此,城市也是如此。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这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