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王培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既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也指明了实现美丽中国的主要路径——“低碳”,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指挥棒。“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这四对关系。”这一科学分析高屋建瓴,坚持协同性、整体性、平衡性和关联性,充满系统思维和工作方法论,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协同性实现发展和减排的统一,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树立协同思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正面临减污降碳的最大挑战,经济发展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减排压力将在一定时期内并存。只有打破“减排就是减生产力”的单一固化思维,协同推进发展和减排的统一,才能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增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协同理念,以产业结构优化和源头排放控制作为重点方向,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将绿色低碳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点方向,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

  坚持整体性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下好全国一盘棋。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观点,体现了整体、全局理念,彰显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全局性。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树立全局思维。坚持党对绿色低碳发展事业的坚强领导,以系统整体的思维谋划发展,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好“全国一盘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汇聚多元主体发展共识,凝聚绿色发展合力,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在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中,既要坚持整体系统的观念,又要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生态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尊重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统筹兼顾好整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之间绿色低碳政策的衔接协调,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整体优势,又要各自扬长避短,凸显地方绿色低碳发展亮点。

  坚持平衡性实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一,积小胜为大胜。平衡性是系统观念的基础环节,体现科学发展原则,凸显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一致性、融洽性。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树立平衡思维,统筹平衡好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实现二者的统一。要以大格局、大思路谋划绿色低碳发展,放眼长远,制定好远景目标和长期规划,在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提前谋篇布局、做好战略规划;又要立足当下,设置好短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解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要坚持长短结合,以长远规划引领阶段性任务,以短期目标的完成支撑远景目标的实现。

  坚持关联性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统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关联性是系统观念的基本特征,强调的是系统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彼此互动和有效互补。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树立关联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联合互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突破了市场和政府“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二分法、狭隘的思维局限,强调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看到市场的“有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用好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政府的“有为”,切实发挥政府的“指挥棒”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革命、加快绿色技术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政府和市场各有分工和擅长,要关联配合、协同发力,通过“两手并用”发挥出最大效能。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天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TJKS23-003)系列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