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区认真落实“十项行动”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我为乡村办实事”为主题,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赴甘肃省合水县、碌曲县示范村开展共建帮扶活动,通过党建引领乡村“微”治理七条举措,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党组织在引领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防灾“微阵地”,构筑“安全墙”。滔滔马莲河是合水县的母亲河,黄寨子村位于马莲河流域,每年汛期都承受着较大防洪压力。了解情况后,芥园街道河庭花苑社区向黄寨子村捐赠了1万余元防灾减灾物资,购置了帐篷、照明灯、抽水泵等,并与其联合开展安全演练。邵公庄街道仁爱社区帮助碌曲县吉扎村建设了“微型消防站”,为所有村民小组添置了消防器材,助力示范村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复制“微心愿”,搭建“连心桥”。“铃里心愿”是红桥区铃铛阁街道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街道与乡镇、社区与村结对工作中,红桥区发挥援派专职副书记桥梁作用,在示范村复制推广“铃里心愿”活动,通过调研走访、开展“爱心微心愿”等形式问需,立足当地所需和社区所能,解决了黄寨子村小学音乐美术教室设施不足、环境卫生清运等问题6个,入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8户,推动“铃里心愿”在示范村落地开花。
碌曲县地处高原,冬季较为寒冷,在西仓镇新寺村内的西仓镇中心小学大多数学生为住宿生,为解决孩子们冬季保暖、夏季换洗问题,红桥区和苑街道康和园社区和丁字沽街道胜灾社区为该小学75名学生购置了冬夏两季校服和床上用品七件套,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助力“微产业”,拓宽“致富路”。黑小米是一种新兴的杂粮农产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今年,合水县关良村集体流转土地35亩种植黑小米,由村集体负责采收,统一加工、包装、销售,预计可实现增收7万元。为提高小米加工效率,三条石街道大胡同社区为关良村购置了小米脱皮机、封口机等设备,并积极对接区内电商企业,完善品牌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关良村“粮”产业不断壮大。西沽街道水竹社区了解到关良村入户道路缺少夜间照明、群众出行不畅后,为52名困难群众安装了入户太阳灯,既照亮群众脚下出行路,更照亮百姓前方致富路。
公益“微岗位”,建设“和美村”。自2021年以来,红桥区在示范村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修建产业路、入户道路、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维持乡村环境,铃铛阁街道商会、西于庄街道子牙三社区动员辖区企业购置10辆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村委会设置乡村环卫公益岗,不仅帮助脱贫群众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还能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实现共建共享良性运转。
文化“微交流”,筑牢“一家亲”。在红桥区丁字沽街道十段社区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会。在红桥区挂职的碌曲县副县长马书海图文并茂地为居民介绍了藏文书法的起源和特点,生动地描绘了碌曲县特色旅游资源和藏族文化,一幅“扎西德勒”书法作品化作一张“邀请函”让美丽的碌曲走进红桥居民心间。社区书画爱好者现场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绘画象征团结和友谊的“竹林”作品。这些作品横跨千里,目前陈列在碌曲县新寺村村史展览馆,见证着两地浓浓的“山海情”。
志愿“微积分”,引领“新风尚”。在合水县董家寺活跃着这样一支由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村民开展照顾孤寡老人、义务理发等服务。芥园街道河庭花苑社区为志愿服务队购置了洗衣机、理发剪等日常用品,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在碌曲县则岔村,丁字沽街道十段社区为爱心积分超市补充了物品,鼓励村民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兑商品。咸阳北路街道红旗社区向村民介绍了红桥区“中国好人”事迹,激励党员群众在乡村治理中主动作表率、当先锋。
党建“微座谈”,互鉴“好经验”。各街道、社区党组织以帮扶工作为契机,与合水县、碌曲县分别开展“共建互学 携手助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典型做法交流活动,红桥区“铃里心愿”“三讲工作法”“暖阳行动”等一系列社区党建品牌获当地好评,同时学习了两县“四治融合”“红映乡村”等优秀工作经验,不断丰富两地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