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春风
年过古稀的章候春和老伴儿童欣欣,越来越觉得快递哥可亲可敬了,用手机在网上购置他们需要的各种物件:电器、衣服、药品、水果、蔬菜……说来就来了,而且会送到家门口!
这个城郊的社区,叫春风美苑。山丘旁,池塘边,分散矗立着十几栋高层住宅楼,楼与楼之间有花圃、运动场、小亭、幽径,风景入眼入心。章家住在第5栋3单元的12层,3室2厅1厨1卫,够宽敞的了。可惜他们无儿无女,寂寞和冷清充塞着多余的空间。他们退休前,一个是中医院的坐堂医生,终日为患者望、闻、问、切,乐此不疲;一个是幼儿园的老师,耳边流淌着童言童歌的清亮小河,开开心心不知不觉就下班了。待到他们退休回家,身体都还不错,一起去旅游,探山访水,一起去参观本地的各种展览,一起去社区外商店、农贸市场购物,也是快快活活的。他们是同龄人,一过七十岁,渐渐感到腰腿乏力,真正地有了一种疲劳感,虽有电梯代步,也懒得下楼了。幸好他们会用手机购物,不用下楼出社区去亲自采买。除日常用品外,章候春还喜欢买一些中成药,以备自用和赠送上门问诊的邻居;童欣欣则喜欢选购一些少儿读物,看了又念,好像身边还有一群天真的孩子。
隔三差五有快递哥上门送货。先接电话,再听到敲门声,赶忙开门收货、致谢。
“辛苦了,快递哥。进门喝杯茶,歇口气。”
“祝二老康乐。不打扰啦,我还得去送货,再见!”
他们要等快递哥转身走向电梯口,才轻轻地关上门。
章候春对老伴儿说:“送快递是个重体力活,快递哥不能及时用餐,脸色总带点青白色,那是饿的;嘴唇干燥起了皱皮,那是口渴引起的。我想请他们进屋稍作招待,他们又腾不出时间。”
童欣欣说:“可以在门外墙边挂两个小竹篮。一个篮子里,放上小瓶装矿泉水和小包装饼干,让他们解渴和充饥,又简便又省时;另一个竹篮里,放上洗干净并消过毒的毛巾,落雨天他们可用来揩脸和掸去雨衣上的雨水。”
“夫人好主意,佩服!”
这个冬天的上午,下着密密疏疏的冻雨,飘着毛茸茸的雪花。大寒刚过,离春节不过十几天光景了。章家过节所需的东西,都在网上订购并由快递哥陆续送来。来得最多的是一个叫宋瑞生的小伙子,正当而立之年,一张娃娃脸总是浮着笑,挺招人喜欢的。
昨夜,章候春拉着童欣欣进了书房,他们共同拟了一副门联和门上方的横额。题旨当然是送旧迎新,但要表达出对快递哥的谢意和敬意。拟好稿子,童欣欣用上等徽墨磨出一砚浓浓的墨汁,墨香里散发出麝香味,很好闻。章候春提起毛笔,用魏碑体写起来,一边写,一边说:“我得用心用意写,以不辜负夫人的手腕之劳。”
上联是:楼高笑对寒吹雪;下联是:人老频知暖入心。横额为:快递春风。
童欣欣说:“纸很红,字很苍劲,内容也有新意,虚实相生,言此而及彼。”
“对!”
今日早饭后,老两口就兴冲冲地把门联、横额贴好了。然后,他们回到开着空调的客厅,隔着乌黑发亮的方形茶几,分坐在铺着软红绒垫的圈椅上,喝着新沏的红茶。墙上的机械大挂钟,滴答滴答地走得很寂寞。
十一点钟的时候,章候春的手机微信“叮咚”一响,他拿起手机一看,说:“是宋瑞生发来的,咱们从吐鲁番买的白葡萄酒‘新秋白露’到了。这样的雨雪天,真苦了小宋!”
老两口赶快站到了门后去。当脚步声响到门前时,章候春不等敲门声响起,就把门打开了:“小宋,谢谢你!”
“章老、童老,我出电梯口就看见了门联、横额,谢谢你们的美言!”宋瑞生边说,边把双手抱着的一箱酒,弯下腰放到门里边,然后说:“这一箱六瓶酒,应是完好无损。”
童欣欣一眼就看见小宋背上扎着一个薄棉襁褓,里面裹着一个露出冻红脸蛋的小女孩儿,也就两岁的样子。
“小宋,这是你的孩子?”
“是的。”
“你背着她开车送货?”
小女孩儿忽然咳嗽起来,接着又哇哇地哭闹。
章候春说:“孩子感染风寒了。这样冷的天,怎么能带着她上班?你开车时,也把她背在背上?危险啊。”
“小货车驾驶室后是支了棚的车篷。开车时,孩子放在有被子的摇窝里,但上门送货时,我得把她背在背上,怕出意外。”
童欣欣把小宋拉进门里,说:“耽误你一点时间,先进屋里来歇口气,让孩子暖和一下。”
小宋说:“好吧……就坐一会儿,我还要去送货哩。”
走进暖烘烘的客厅里,孩子不哭闹了,明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章候春请小宋坐到长沙发上,又帮小宋卸下襁褓,再把孩子抱在怀里,说:“老童,你快给小宋泡杯热茶,拿些点心来。再给孩子调一小杯儿童用的‘小柴胡冲剂’,止止咳,祛一祛风寒。”
“好的!”
小宋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他喝了几口热茶,吃了几片饼干后,说孩子的妈妈叫田秀,一年前和他一起从湘西来到这湘江边的城市打工。他跑快递,妻子在一家纸箱厂做勤杂工,厂里有托儿所,可以带着孩子去上班。早几天,老家的岳父上山砍柴,因冰路滑溜,不慎摔伤了腿。岳母在几年前就病逝了。路远,家务事、田里事多,妻子不得不留下孩子,回去照料父亲。年前快递最忙,他也想多赚几个钱,只好带着孩子上班。
童欣欣一边给孩子喂药,一边听小宋说话,眼圈都红了。
章候春说:“小宋呀,你们真不容易。我冒昧问一声,假如你信得过我们,我是中医,阿姨是幼师,你就把孩子放在我家。如果你不嫌弃,下班后也来我家吃晚饭,晚上就在这里睡。我们两个老人,无儿无女,有你们做伴儿,我们好开心。”
小宋忽然哭起来,哽咽地说:“太麻烦你们了,谢谢……谢谢。快递从早到晚地忙,孩子已经很麻烦你们了,我就不来烦扰了。大年三十前,我得带孩子坐动车回老家去,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还有田秀,也想我们回去过团圆年。”
老两口说:“行!”
……
元宵节过后的一天,章家收到寄自湘西一个偏远乡镇的快递件,内有两只内装山芦花外包蜡染布的枕头,还有两根樟木拐杖,杖头一雕龙、一雕凤。里面还有一封信,是小宋夫妇联名写的。信中说,他们先代女儿谢谢精心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又说他们现在干起了电商,既可照顾两家的老人,又能为乡亲们致富尽一点绵薄之力,还说山芦花、蜡染布做的枕头透气、舒适,可让他们高枕无忧。拐杖是田秀的爸爸雕制的,一龙一凤,正是龙凤呈祥!
章候春说:“又是一阵‘快递春风’!老童,刚才送快递的小伙子姓甚名谁?”
童欣欣说:“我问了,他叫鲍春知。”
“哦。报——春——知,好名字!”
登堂入室
年过花甲的大西北漠州市书画院专职画家须谨一路车马劳顿,来到湖南的潭州市,为的是考察一个人:朋比。
南方。初夏。
“黄梅时节家家雨”。天天都是雨,须谨撑着新买的油纸伞,轮番着去拜访朋比的领导和同事。他总觉得身上的衣服潮乎乎的,可以拧出水来,肌肤如干渴的土地,拼命地吮吸着水汽,似乎还发出了“嘶嘶”的响声。眼下的漠州呢,“千里黄云白日曛”,干燥的风可以摩擦出火星子。
一个月前,漠州市文化局下属的书画院,在网上发出告示,为振兴本地的书画创作,要在省内外招聘一名四十五岁以下的院长,条件是素质好、人品佳,行政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各地应聘者的个人资料纷至沓来,经过审核、筛选,入围者五人,朋比位列其中。
须谨个子高大,脸膛黑红,说话声音沉雄有力。他的画名也很大,画大西北的山水,雄浑、粗犷而见灵性。文化局领导之所以让他来出这趟差,一是他将办退休证了,正好到齐白石故乡看一看,权当旅游;二是考察书画院院长人选,他毕竟在这个领域厮守多年,有熟人,也有经验。来之前须谨没有和潭州市的有关部门打招呼,一个人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访。没想到,朋比口碑还真不错,都说这是个人才,虽然眼下只是潭州书画院无任何职务的布衣画家。领导夸朋比:做事任劳任怨,听话,不怕受委屈。同行赞朋比:为人低调,善于联络感情,尤其是对青年画家倾情提携;其山水、花鸟画,大、重、拙,别有面貌。
须谨想,另外四个人选也派人考察去了,他们应该不会比朋比强多少。
夜里十点,须谨给还没碰面的朋比打了个电话,说明自己的身份后,希望转天上午能到朋家拜访。
朋比很平静地说:“须先生一到敝地,我就知道了,但我没去惊动你,得保证你的考察不受任何干扰。”
“哦。你恪守做人做事的规矩,让老夫佩服。”
“须先生,你考察完了,可以轻松一下了。我马上过来,请你去吃个夜宵、喝几杯小酒,如何?”
“朋比小友,正下雨哩。我累了,想在潇潇雨声中入睡。反正明日我们要见面的,麻烦你早饭后来接我一下,因我不知尊府在何处。”
“好、好、好!”
转天上午九时整,朋比开了台宝马车,把须谨接到了自家。
这个社区花树葱茏,散落着一栋栋的连体别墅。每栋都是三层,两家共用一栋,但各有各的门户进出。
朋比说:“老婆上班,女儿上学,都走了。很多时候,我如同塞林格一本小说的题目:《麦田里的守望者》。”
须谨笑了,随意地问道:“假如你去了漠州,能舍得这个家吗?”
“怎么舍不得?我愿为建设大西北尽绵薄之力,她们都很支持。我欣赏须先生的山水画,已师法多年了,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学习这种画风,形成一个画派,让海内外的人刮目相看,多好。我很需要一个让我腾飞的平台。”
他们坐在一楼的客厅里,喝茶、抽烟,信马由缰地闲聊。
须谨虽是初到潭州,但对此地的书画界素来关注,或听友人评说,或查看有关资料,老、中、青三代中的头角峥嵘者,他烂熟于心。已故齐白石的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诗文,统称为“齐派艺术”,在此地传承有序,各个行当皆有领先人物。老的不说,与朋比年纪、名声不相上下的,就有和谦、乐仁等;属于“80后”的,也有的来势喜人,如吴由。
须谨呷了口茶,缓缓地说:“能麻烦你领我看看各处墙上挂的字画吗?这应该不亚于一个美展,可让我一饱眼福。”
“巴不得你法眼一观,我正好乞教哩。先从这客厅看起,行吗?”
“客随主便。”
这一看就看了两个小时。
须谨看字看画,不但用眼,而且用心。记性又好,看完如同摄像一遍,题材、意境、技法、款识,全嵌在脑子里了。
他们回到客厅落座后,须谨久久不说话。
朋比心想:须先生还在陶然回味,一时缓不过神来哩。
须谨不是在回味,而是在沉思。
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山水画《借山吟馆图》,是荣宝斋出品的水印木刻画,几与真迹无异,这说明朋比心中的标杆只有这位丹青巨匠。本地老一辈书画家的作品,墙上没有一幅。更奇怪的是,中年书画家和谦、乐仁的作品,也没有一幅悬之于壁。须谨清楚记得走访和谦、乐仁时,两位都说到彼此之间常有馈赠,他们就把朋比的作品装裱后,挂在醒目的地方,以便时时揣摩其妙处。无论从情感上和艺术追求上,朋比都应该在墙上悬挂好友的作品。不挂说明什么呢?或是不屑于挂的轻慢,或是不愿意挂的妒忌,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属于朋比下一辈的吴由,倒有一幅小写意人物画,画的是朋比一手持酒杯,一手持笔挥毫的情状,题款是:“为我的恩师朋比造像。”
其余的作品,大幅小品,或字或画,都出自朋比笔下。三层楼的房间和走廊,有多少面积的墙面?朋比就舍不得腾让几尺,挂上老师辈、朋友辈的画?只能说明其胸窄、量小。
须谨点着一支烟,说:“朋比小友,除齐白石和吴由的两幅外,你的作品一共挂了四十八幅。”
“对。请须先生多多赐教。”
“你画上的题款,狞厉而不肯让人啊。画青蛙你题‘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蚊虫敢作声’;画秋霜红叶你题‘未受春风一点恩’;还有那幅名叫《我家屋后山》的山水条幅,你题‘欲唤齐翁扶杖看,自家笔写自家山’……”
“我心里是这么想的。”
“但你在人前却能坚忍,所以大家都说你的好话。”
“谢谢你的直言直语,我知道你最后的考察结果了。但萍水相逢,也是一种缘分,我们一起去饭店吃个中饭吧。”
“好。但必须是AA制。分手后,彼此再无牵挂。”
“遵命。” 本版题图:张宇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