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给运动员“敬菜”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我国代表队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女单打三项冠军。比赛结束后,周恩来在西花厅特意设家宴招待他们。
4月21日这天,运动员们整整坐了两大桌,总理安排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的庄则栋和邱钟惠坐在他身边。等菜上齐了,总理起身对大家说:“我今天不能向你们敬酒,就敬菜。这几个菜是我特意让厨师做的,是我们淮安的家乡菜。尤其是这盘‘狮子头’最有代表性,也是我最爱吃的菜,我还会做,就是没时间,不然我一定亲自为你们做。”说着把一只“狮子头”用筷子夹成四瓣,把其中一瓣夹到邱钟惠碗里。
《海录》:
中国第一本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的著作
谢清高是已知的鸦片战争之前的清代人中走得最远、最广,且给后人留下著作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康熙年间樊守义(1682—1735年)曾出游西方12年并写成《身见录》一书,但是此书直到1937年才被人发现,对近代中国未产生太大影响。谢清高18岁时便随外国商船游历欧洲,其航海生涯大致在1782年到1795年,后因双目失明,只得返回澳门定居。
嘉庆二十五年(1820),谢清高请嘉应举人杨炳南将自己的经历记录整理成《海录》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的著作,全书约25000字,记述了世界上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欧美部分记载最详的是大西洋国(葡萄牙)、荷兰国和英吉利国。正如吕调阳重刻《海录》序文中所说:“中国人著书谈海事,远及大西洋外,自谢清高始。”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学者有新注解
历代专家对《木兰辞》都做过很多注释和研究,然而其中有的语句仍比较令人费解,比如其中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学者史金波通过对西夏军籍文书的研究认为,这里的“军书”应理解成军籍文书。
中国古代对军籍的登记有不同的时间规定,有的每两三年登记一次。汉文史书中并不乏对军籍的记载,但过去未发现过古代的军籍样本,对军籍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语焉不详。而史金波对西夏军籍文书的发现为解释这句话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夏法典规定,西夏对军人和装备的大型登录、检校是每三年一次。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若每三年登记一次军籍,登录十二次的军籍卷册中每册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父亲从达到士兵的成年年龄,再经过十二次登录,经过了30多年,年纪应在50开外,已不适于参军作战,又无成年长子,才有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