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其中特别强调“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因此,天津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以新质生产力塑造天津发展新优势。
一、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和推动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新期望全面开展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催生未来产业的关键动力。首先,新质生产力突出的是新生产要素对旧生产要素的超越。其中科技创新深刻融入生产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对其他要素的组合具有催化和放大效应。以革命性突破技术引领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全面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其次,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突破式更新,是构筑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战略路径。再次,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为未来方向的新技术革命正处于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将带领全球创新格局和未来产业布局发生重大调整。
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和推动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首先,天津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属于长周期的发展模式转变,非朝夕之功,还需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上勇争先、善作为。其次,天津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然而,要想让新动能成为支撑天津经济基本盘的参天大树,助力天津经济总量跨上新的台阶,还需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的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再次,天津坚持以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然而,打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体制桎梏,营造更有利于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市场环境,还需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勇争先、善作为。
二、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是天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是天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强科创园区建设”,“结合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谋划实施新的改革举措”,“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成为天津当前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各项工作的政治动力。
科技创新是天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驱动,是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发展的核心位置。首先,新质生产力之“新”本质在于“技术”之新,强调将科技进步引发的创新动能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具有战略性的新兴技术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前瞻性未来技术的创新。其次,科技创新的广泛应用,不仅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还深刻改变要素配置方式、产业组织结构以及社会生活形态,科技作为一种要素深刻渗透其中,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焕新是天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同时也强调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脚点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产业焕新要着力培育形成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占主导的时候,产业体系就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其次,产业焕新还要着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提质增效。再次,产业焕新还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中,要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城市更新是天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行动依归。城市是生产要素聚集、投入产出高效、公共产品丰富的规模化空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支点和重要实践场域。城市更新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城市化的2.0版本,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城市化。首先,更新改造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是完善发展布局的过程,形成拥有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的都市特色产业集聚区,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空间。其次,更新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和加快建设“新基建”,作为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坚实平台支撑。再次,“三大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和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安居乐业、治理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新质生产力聚势赋能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结合天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成为天津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招。
切实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带动力。一是要高标准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深化国家科研力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科研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和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质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科创园区建设,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核心基地。二是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链长企业带动链上企业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参与协同创新,营造优势互补开放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形成涵盖技术配套、市场开拓、金融支持、法规政策等内容的全链条全流程专业化服务系统,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要引育创新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壮大重点科技创新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创新,培育更多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着重引进关键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强化引才配套政策落实。四是要深入推动制度改革创新。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动态台账”,探索共建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资源以及成果共享机制,积极融入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推动保障科技创新的制度改革,对新领域实施敏捷治理,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合作环境。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效激发产业焕新驱动力。一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推进传统产业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做大做实做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筑牢制造业发展根基,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工业软件、材料和工艺以强化基础支撑,在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以加强高端引领。二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发挥“头雁效应”。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主动发掘和培育高技术高成长企业,打造细分赛道专精特新“小巨人”。三要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支持线上消费场景实验场建设,策划线下促消费活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依托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等政策创新优势,积极推进负面清单模式,重点推动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更高水平开放。四要加速数据要素融合渗透。借助“云计算+算力+数据”模式整合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生态,加强知识溢出和能力共享。完善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厘清数据采集、交易、应用等过程中各参与方权利,为推动数据有序流转、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保障。
走内涵式发展路径,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进业态更新、功能更新、品质更新、有机更新,持续释放城市更新生产力。一要规划引领城市功能布局。在城市体检的基础上统筹“三生”空间补短板强弱项,前瞻性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相关政府部门、权利主体、实施主体、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的协同机制,出台高水平单元规划实施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督促各区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添秤”作用。二要一体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导入。发挥比较优势,借助城市更新项目推动主导产业更新和集聚。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挥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放大器作用。充分考虑导入产业的市场前景,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设计,避免滋生地方政府增量债务风险。三要推动城市更新与城市文脉水乳交融。对可开发利用的历史风貌建筑,在修旧如旧基础上提升建筑及配套设施品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握青年人消费需求,形成有辨识度和差异化的文商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多出文化精品爆款,增加城市人文魅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四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居民与市场主体横向纵向多维联动机制,顺畅社情民意和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渠道,多给基层松绑鼓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执笔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孙媛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