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防止重“形”不重“效”②
漫话~~~
深一度~~~
新视野~~~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热点观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视野
文化传承,让“后浪”掀起“新潮”
杨建楠

  如今,上夜校成了年轻群体的新风尚,在“青年夜校”都能学点啥?摊煎饼馃子、做熟梨糕、体验非遗技艺……一些夜校开设的课程津味儿十足,不仅让年轻人学到了手艺,夜校也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一扇窗。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青年人的创造力特别强,好多点子是我以前没想到的。”前不久,河东区张氏内画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昭应邀到河东区青年夜校授课,向初学者们介绍了内画雕刻的历史、制作手法等,也通过教学收获不少灵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年轻人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在接触传统文化时,展现出别样的灵气和创造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是一名“95后”,创作了很多融合时下热点和流行文化的面人作品,让老手艺有了新看点。这股活力也体现在新的互动方式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研学旅行、体验课程、快闪活动颇受年轻人欢迎。不少爱好传统文化的“后浪”在各线上平台开设账号,助力“传统”打破时空界限,在流量和技术的加持下走进大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

  传统文化想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活在当下,主动走向年轻人、拥抱年轻人,想方设法抓住“后浪”的心,才能将这股青春力量内化为传承发展的动力。如今,不少非遗文化主动进校园、进社区,一些老字号跨圈合作,推出时尚新潮的联名产品,说到底,都是想通过吸引青年让自己也随之“年轻”起来,既解决如何传承的问题,更为未来发展打开新空间。

  年轻人通过创新为传统文化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这一视角看,这种创新亦是在传承和坚守。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中看见年轻人的力量,主动拥抱他们的创造力,相信“后浪”一定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