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域高原科考背后的故事(图)
刘自然
《高原上的小向导》,刘黎琼著,译林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第三极”“世界屋脊”“亚洲水塔”,这些极具分量感的名字都被赋予了同一块土地——青藏高原。这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约1/4到1/3之间的土地,由于其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数亿年前波涛汹涌的海洋,到经历数次抬升成为如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变史生动演绎了“沧海桑田”四个字。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中国科学院确认了青藏高原首次综合科考中心任务,1973—1980年先后组织千余人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这项科考工作截至目前仍在继续,考察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生态等各个科学领域,青藏高原这块土地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如今,一本专为青少年撰写的《高原上的小向导》,从门巴族少年的视角讲述了这段经历。

  冰川、密林、峡谷、雪山……青藏高原具有无比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且恶劣的环境。当时,在考察设备相对简陋的情况下,环境因素和科技因素让科学家的考察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他们徒步翻越一座座山峰,风餐露宿,手写记录下考察内容,完成了一项项细致的考察,为后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提供了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成果,让人们认识了地球的“第三极”。但对于其中的艰辛,普通人鲜少了解。

  作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刘黎琼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历史资料。青藏高原首次综合科考这个简单的名词,化作一幅幅画面在她眼前展开。在照片和文字中,她看到科考人员简陋的帐篷、沉重的设备、疲惫但欣喜的面孔,还有站立在冰川雪山之前的身姿,由衷感受到科学家前辈们忘我的精神。

  谈及为何要为青少年创作这样一本书,刘黎琼认为,虽然在科学界青藏高原首次综合科考意义非凡,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讲,这段科学史上的重要突破却少有人提及。她多方采访参与科考工作的科学家,查找相关资料,获取了大量丰富、鲜为人知的素材。在此基础上,《高原上的小向导》的初稿完成。刘黎琼将稿件交给亲历者审核把关,在听取了科学家的意见后,对稿件进行了数次修改和打磨,保证了此书细节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作者深厚的笔力也为这本书的文学性提供了保障。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丰厚的文学积淀,她贴切地描绘出青藏高原冷峻的雪山、生机勃勃的密林,以文字展现这块土地迷人的色彩,同时为了保证文本的可读,尤其注意人物语言的生动性和贴切性,展现了科学家的真实面貌。

  在创作过程中,刘黎琼“时时刻刻被老一辈科学家在高原、在峡谷、在各种困难面前勇毅前行的精神所激荡、所鼓舞”,跟随自己笔下的人物重走了一遍科考之路。本书初稿写就之后,青藏科考亲历者阅读后感慨万分。曾任科考队副队长的孙鸿烈院士回忆往事时说:“我的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回顾起来,在青藏高原考察的那些年,可以说是我科研生涯中最有意义的篇章。”地衣真菌学家、“中国地衣学之父”魏江春院士也回忆起了当年“痛并快乐”的科考经历,在考察中他发现了“珠峰石耳”,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此前从未被发现的地衣品种。这一发现,“足以抵偿所有的辛苦”。

  科学考察之路充满艰辛,尤其是在这个高海拔地区,变幻莫测的气候、原始多样的地形、陌生的毒虫野兽……种种挑战让科学家们付出了血与汗,但他们依然向着科学之巅勇敢前行。书中讲述的故事有结束的时候,但科学家的精神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代代传承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