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此后,《千秋诗颂》英文版在总台CGTN正式上线发布,亦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动画片《千秋诗颂》由大模型赋能,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运用了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相关模型能够生成体现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符合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外观的艺术品与动画场景。那么,文生视频等最新AI技术,将会对中国动画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 给AI大模型
注入中国动画的审美基因
《千秋诗颂》是首部以我国自主AIGC技术支撑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动画片依托总台“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将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诗词转化制作成唯美的国风动画。2月26日,《千秋诗颂》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播出后反响热烈,《别董大》《咏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过故人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集节目收视率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动画片中位居第一。
《千秋诗颂》的第一集《别董大》,讲述的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与好友董庭兰相识、相知、告别的故事。这部动画作品不仅展示了高适的诗词才华,还展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经历。
在《千秋诗颂》中,AI不仅忠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展现了诗词之美。据介绍,《千秋诗颂》中的美术是在大量精准语料库投喂训练后,让人工智能技术逐渐理解工笔、水墨等国画风格,呈现出一幕幕古风元素浓郁的画面,符合东方审美,让观众感受独属于中国诗词的浪漫和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表情和动作。《千秋诗颂》中的建筑、酒具器皿、摆件等道具均依据博物馆现存馆藏,如《别董大》房琯府上的熏香炉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透雕忍冬纹五足银熏炉”的动画复原,《过故人庄》孟浩然桌上的茶具是动画复原唐代独有“七星盘”。
天津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蒋旎表示:“在大家热烈讨论Sora文生视频技术的当下,《千秋诗颂》这部动画短片的推出,其抛砖引玉的引领意义更大,它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运用最新的AI技术进行有中国文化烙印的创意表达。”
“编程者或使用者都会对AI的‘DNA’产生影响。”蒋旎说,“人工智能背后还是人。人们在训练或者体验AI的过程中,也在扩充它的数据池,最后导致AI展示出不同的特点。面对AI对动画艺术的赋能,我认为艺术家要有一种使命感,要主动学习使用最新的技术,积极训练AI,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添加到数据池里,那么未来生成出的AI也会有我们的文化痕迹。”
● AI技术助推动画产业
出现更多超级个体和风格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其将在未来的动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于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担忧:过于依赖AI,会否对动画产业产生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艺术家卢思屹看来,使用AI目的是赋能生产力,然而目前的AI无法产生真正好的创意,仍旧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未来全流程动画产业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为AI可以完成大量规律性的工作,节省制作时间。对于以技术制作为主且技术更新能力不突出的动画团队,影响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动画基于创意产生,如果动画团队以创意为主或者艺术性更强,那么文字生视频等AI技术可能对他们的冲击就会比较小。
“原来的传统动画生产流程,我们需要先编写剧本、创作分镜头,然后进行二维设计、三维建模,调试灯光、动作等,最后才能渲染成为三维动画片。在这些流程中需要很多技术人员,如果AI进化到一定程度,一些中间流程可以省略,一开始编写故事脚本的人就可以直接输出一段动画片,省略了一些规律性的技术流程。我认为它在未来可能会替代更多规律性、重复性的技术岗位。”卢思屹坦言,“AI解放一部分劳动力,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创意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是未来的方向。对数字艺术创作者而言,AI是工具,就像画笔之于画家,只是工具不同罢了。包括动画艺术在内的艺术创作,核心点在于创意和需要表达的内容。创意性的东西到目前为止仍然具有核心竞争力。从动画行业角度来看,以前需要几十人上百人才能制作的动画,现在或不远的未来,几个人就可以分模块化制作。因此未来动画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超级个体,一人或几人成为一个团队。在某些方面这种模式可能催化更多创意产出。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创意性工作出现,动画市场上也会诞生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随着AI的应用,技术流程简化,动画行业门槛降低,有些人担心,会否降低动画作品平均质量,从而影响全民动画审美?
卢思屹认为:“从审美角度出发,我个人觉得经过AI的不断学习与训练,它的加入反而会提升动画作品的平均水平。在训练的过程中,让AI学习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那么对于审美偏弱的人群,AI的使用会一定程度优化他们最后的作品。AI会弥补非专业性参与者在技术和审美方面的不足。尝试接纳AI、在艺术创作中学会驾驭它,这是一个关键点。”
谈到文生图、文生视频等AI技术的使用门槛,蒋旎表示:“目前这类工具的应用还是有一定技术局限性。它不是许愿池,不是你输入一个词就能心想事成,生成你满意的作品。目前对于国内外的此类应用,使用者要首先学习理解每一个软件的使用逻辑,摸索适应它的反馈习惯。训练AI的这个过程没有那么顺畅,在训练过程中可能AI永远抓不到使用者想要表达的核心。以国内的AI文生图工具为例,我们给出关键词时,需要考虑中国词汇的伟大。你需要将画面元素描述得非常精准,例如咖啡桌上放着一个杯子,上面有一束光投在杯壁上,出现一朵花。只有这些信息会使结果出现BUG(故障),因为你没有描述场景,也没有描述光出现在杯子的哪个位置。此外在文生图的过程中,你不能给AI提供太多的形容词,AI没有想象力,AI可能会不知道你的命令是什么。我们在使用时还发现,文本中的标点符号、词语的前后顺序也会影响最后作品的生成。所以我们看到AI文生视频出现了,觉得仿佛春天来了,其实这项技术大规模走向民用的过程依然漫长。很多时候与计算机对话就是一种再生代码的解决方式,现在的人使用AI时,感受并不是非常浪漫的,但是我们仍然要勇敢地去尝试。”
今天,人们对AI技术影响人文艺术的相关新闻讨论非常热烈,甚至有人认为“AI入侵了人类最后的堡垒”。
“我认为AI是偏理性的,如在未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它催生的内容视觉效果更丰富,但是文化属性可能会偏少,特别是真正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东西,例如人文情怀和民族使命感,这仍然是AI在未被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无法表达的。人文艺术创作则更多是逻辑与感性思维结合的方式,作为活生生的人类,我们在创作初始阶段可能就有需要表达的精神感受,所以人的创意是无法被AI替代的,AI只是助力创意的表达。利用AI去无限细化个人的创意,那么这个创意仍然是人在输出。”卢思屹说。
● AI技术赋能
创新中国文化传播道路
3月10日,《千秋诗颂》英文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正式上线发布,这是总台利用AI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的最新尝试。《千秋诗颂》系列动画片英文版同样采用总台最新AI技术译制配音完成。据悉,央视总台CGTN还将面向全球发布该AI系列动画片的多语种版本,持续用科技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千秋诗颂》英文版的制作中,央视总台CGTN运用AI语言模型对中文脚本进行翻译润色,配音过程使用文生声、声线克隆、AI视频处理等技术,出色还原了中文配音的音色和情感。译配团队还充分考虑海外受众接受习惯,在视频中增加了中国历史背景介绍和人物身份注释等信息,让海外受众更好领略中华诗词之美。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愈加便捷,AI技术也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I翻译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可以迅速翻译成其他语言,让世界各地的观众能够欣赏到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AI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喜好,为他们推荐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效果。
卢思屹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AI赋能动画产业,会开拓更多新的领域、新的表达方式。动画产业并非仅涉及动画电影或者动画短片,而是会被运用到各个生活和行业场景之中,以动画去衔接各个领域。比如,动画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光影秀之中,动画技术还可以融入增强混合现实、虚拟现实、影像类数字艺术装置以及游戏等方面。因此动画从业者或新媒体艺术家需要打通概念、打开思路,才能够更加灵活地组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新的科技技术。”
近两年,蒋旎带领团队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西太湖美术馆达成系列合作和艺术项目共创,践行“让文物活起来”,以创新科技艺术赋能中华优秀文明传播,推出了《惊鸿之殿——遇见莫高窟最古老石窟》沉浸式影像展,联合国“中文日”参展作品《东方记忆——老照片遇见新园林》等一系列数字艺术展,助推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和国际传播。
蒋旎表示:数字艺术是帮助当代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很好载体,数字艺术帮助我们让传统文化覆盖到更多传播介质中去,从而产生更多元的内容和文化输出,适应不同的国情、国境和世界化语言的需求。在现实工作中,AI能帮助加速数字艺术项目前期的定稿过程,例如在制作效果图和方案方面,AI可以帮创作者更直观、快速和精确地表达创意,最后的创意落地环节肯定还是要人工完成,但是这已经产生了工作方法上的颠覆。尤其是影视行业,AI的赋能使影视产业达到变革的风口浪尖。国内的相关从业者要去积极地适应、推动这种变化。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蒋旎说:“我们在专业建设上提出了数字人文的未来剧场概念。我们希望能够将未来剧场概念提炼出来,即世界、文化生活和周围空间都是一个剧场。在剧场中可以盛放很多东西,参与的人也可以不受限制。我认为AI的到来将真正让我们从文字时代转型为影像时代,这种影像时代不需要被技术或平台限制,而是变成特别普及化且专业化的大众影像时代。当创作技术没有壁垒时,我们回归到人文内核,回归到对文化、内容、人文素养、哲学认知的高度和视野,去思考我们应该创作何种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我们更应具备使命感,一方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自信,要通过更多的方式去发声,用更现代的表达方式,去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站在数字世界这个舞台上,向全人类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