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张望(图)
王小柔
《公开的秘密》,【加】艾丽丝·门罗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生活的变故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于是,稳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大家拼命抓稳眼前的生活,担心一旦失去了它,自己就会一无所有,哪怕因此而被困住。然而,新生活的诱惑有时如疯狂跳动的脉搏,带着轻微的心悸,让人呼吸加速,紧张又期待。该不该辞职?该不该脱产备考?该不该分手?该不该换个城市生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反复思索,来回纠结。

  这样现实的处境也是门罗在《公开的秘密》中试图描述的状态:“在此刻的生活抬头仰望,你能感觉到世界正在墙外开裂。”在书中的八个短篇里,作者通过数位截然不同的女性,描绘她们与生活的缠斗、与自我的挣扎,向众人抛出一个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对生活的不满变成了不适,被生活困住的感受成了烦闷,对此刻的排斥化成了迷惘——门罗就这样以细腻的笔触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碎片,借由它们书写众人的心事与秘密。维系生活的勉强、欺骗自我的伪装……在这本书里,门罗书写了众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女性,她们不尽相同,但她们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散落着这样的情绪瞬间。无论她们有没有意识到,心中被压抑的欲望始终在生长。

  正是这些在生活中无法被清楚解释的晦暗情绪,让门罗笔下的女性变得充盈鲜活。在他人眼中,她们或许只是孤独的图书管理员、古怪的森林猎人、模范妻子、撒谎入狱的疯女人……在被打上标签之后,注定受人冷落。但门罗没有忽视她们,她发现了她们身上的复杂一面——按部就班早早结婚的家庭主妇在劝说好友结婚的时候会突然无法克制,开始抽泣;他人眼中的模范妻子会眺望远方,畅想离家出走的生活;离群索居的森林猎人其实并不奇怪,她只是选择了一种随性、自然而然的生活;那个撒谎入狱的女人,原来只是因为害怕,因为在那个时代里,没有哪个地方能给没有财产、孤独无依的独身女性带来庇护。

  她们构成了《公开的秘密》里的女性群像。

  无论是抗争,还是妥协,是选择忽视内心的欲望,还是跟随自己心底的声音,对这一切,门罗选择一视同仁。门罗写出了她们片刻的软弱,也写出了她们心中的困顿与挣扎,始终忠诚地书写她们的世界,给予她们诠释自我的机会。

  这一点,构成了门罗独有的温柔。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如此总结门罗的写作——艾丽丝·门罗以一种毫不妥协的方式证明,爱很少能拯救我们,也很少能带来可靠的幸福,而且很少有事情能像我们自己的梦想一样毁灭我们。这仿佛是难以忍受的黑暗,甚至痛苦,所幸她那刺骨的清醒中还混合了其他的某种东西——因为想不到更贴切的词,我只能称之为温柔。

  著名学者戴锦华说:“在门罗的作品当中,好像我们都是在梦中,但是没有一个梦是能够带我们飞离这个现实的。我们已经太久没有短篇圣手,太久没有优秀短篇小说。好多人都说艾丽丝·门罗是英语世界真正的契诃夫。契诃夫来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经过百年和平即将进入世界大战的年代,他刚好在这样一个时代裂开的地方,他捕捉到了那样的一种无助,这也是我在门罗小说当中看到的。准确说,门罗的小说不只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无助、无望,小镇生活的乏味,梦想的被腐蚀,我觉得不只是表达这个,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示在不同地方、不同年代,每个人心灵经历过的心路历程悲剧,所有这些悲剧不足为外人道。这个东西又强烈地通过门罗的语言来碰撞我们,这是我阅读的一点感受。我是一个爱讲话的人,但是面对门罗,我觉得我应该沉默。”

  一座加拿大小镇、一家钢琴厂以及一家人,构成了小说反复出现的元素,将八篇零落的故事收束在一起,组成属于门罗的长篇小说。门罗引用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的野心:“噢,我希望写出一部长篇小说,我希望我身后不只留下些零碎的故事。”这是门罗向长篇小说发起的尝试。

  八个短篇,彼此交汇,编织出纵横交错的命运。

  那些人物在不同的短篇里出现,最终呈现在眼前的,是生活的选择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在时间的湍流中,他们不时从故事中探出头来,以一种全然不同的面貌现身——年少的憧憬失落了,曾经对未来的期许也落空了,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在期许与遗憾之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人生无数条可能的道路开始浮现。他们拥有的和错失的一切,选择的和没被选择的人生,共同构成了他们的现实。

  门罗曾如此总结自己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尝试:我想要把重点从实际发生了什么转向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生活不仅仅是由实际发生的事情组成,也包括幻想中发生的事情,那是与我们所谓的真实的生活如影随形的另一种生活。

  在时间的跳跃中,期待与遗憾构成了我们的另一种“现实”,与我们此刻的生活永远相伴。在另一种生活的入口前,有人原地徘徊,有人纵身一跃。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重要的是全心拥抱这种选择,它意味着一种寻得真实自我的可能。“既然已经对生活做了一次绝望的改变,就算是每天饱尝后悔之苦,我也仍然对此感到骄傲。我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以一个更真实的面貌在这个世界立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