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浩然正气贯古今(图)
张家鸿
《从汴京到赵家堡》,曾纪鑫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曾纪鑫笔下提及的每一个历史人物,其身上必有可供后人凭吊、追念之处。如果非要在《从汴京到赵家堡》中找寻他们身上的共通点,那就是一股可贵的浩然之气。韩愈、岳飞、朱熹、曾国藩、严复尽皆如此。《孟子》有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简而言之,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是一种需要长期自觉修炼方可拥有的精神特质。

  年轻的朱熹初到同安任主簿时各种改革虽多有掣肘,然而在教化民众上还是取得不俗的成效。“同安多山地丘陵,纵横起伏,河流切割,地形破碎,交通不便,而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同安的山山水水、村庄寨堡,留下了六十多处文化遗迹。”朱熹没有官员的娇宠气,没有学者的酸腐气,他的行走是一个充满责任与正义的地方官对大地的叩问、对民生的体贴。福建平潭岛布衣林杨因不满地方官员对岛民的无理盘剥,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怀揣一纸奏疏,只身踏上赴京之路,以求上达天听。“他既希望朱元璋采纳奏疏中的建议,开恩于民,又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精神,作了坐牢乃至杀头的最坏打算。”结果,他被刑部以抗粮抗税的罪名,打入大牢一关就是18年。一介草民的胆识可谓彪炳青史、光耀千秋。

  位极人臣的曾国藩骨子里是一个书生,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书卷气,是多数惯于应酬、习于奉承的官员所不具备的。他规定自己每日须读书、写作、习字,只要有空闲,他就读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章,为的是养心凝神。于阅读一事,曾国藩的执着与热忱,既源于兴趣也源于坚持。于写作上,终生国事缠身、俗事随身的他,留下了15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他给今人树立的榜样,也许更多的是人该如何做学问,如何使自己具备千金不易、万金难抵的意志力。

  书中有地方小官,有布衣百姓,有朝廷重臣,还有改革先驱、革命志士、文学大家、宋室后裔。书中收录的文章,截取的是古人某段人生经历、某些生平画面,抑或聚焦人物的某些关键事件,它不可能也无须面面俱到。这就有利于作者对人物生平进行重点体察与考量,而不是拉网式的全力搜寻。这种兼顾人物的来路与去处,又能重点刻画、描摹的书写,有利于人物从纸页之中独具个性且神完气足地站起来。

  作者不仅关注个体,还关注群体。中法马尾之战中的福建海军将士们在技不如人、势单力薄且天时地利尽失的情形下,“没有退缩,没有逃跑,而是有进无退,视死如归”。作为后来人,作者最痛心的不是船厂的被毁,而是796名将士的以身殉国。这个打了败仗的群体,比许多成功者留下了更丰厚的精神财富,也因此更具有被追念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具备浩然之气,与成败与否并无必然关系,多少悲剧英雄的一生作为,在今人看来依然可歌可泣!

  只要人类繁衍不绝,历史就不会有完结的一天,历史之河就会时而浩浩荡荡,时而无声无息地流淌下去。任何人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员,或推动、或阻碍,或沉浸、或疏离,或被迫裹挟而载沉载浮,或主动参与而时悲时喜。人在历史情境中有几种遭遇,历史的走向就会有多少种决定因素。所以说,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角色,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大历史的某些特质、侧面、影像。至今依然被挂在嘴边的“当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过去其实并没有真的过去,过去就活在今天。”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如是说。今日之所以成为今日,皆源于成百上千年的持续堆积、攒聚。历史是前因,今日是后果。所以,历史看似逝去,实则依然对今日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当年韩愈被贬至潮州半年,今日的潮州哪来的韩文公祠,哪来的关于韩愈的大量民间传说?活着的历史背后往往站立着一群人物。比如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比如太平天国起义后,湘军与之互相厮杀时;比如满清入关,下令留头不留发时;比如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海军毁于一旦时……隐身于历史关键阶段背后的人物,要么蝇营狗苟、忍辱偷生,要么正气长存、凛凛犹生。那些虽死犹生,至今在我们眼前、心中跃动不已的人物,可以算是历史之光。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至今活在人们心中的那些人物,历史大概也是一片死灰,永无复燃之可能,诚如文天祥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段段历史,这一个个人物,至今依然活在人们心中。除却不可抹去的古今传承,不可忽略的人性沿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像严复、曾国藩、朱熹那种不断向外突围、向内掘进的意志力。历史延宕流徙至今,时代背景已大大不同,但人心之进取、人性之良善是古今一致的,这正是今日探究历史的现代意义。曾纪鑫读史、说史、论史的著作一部又一部,至今已经蔚为大观。我持续读之已有多年,身为他众多读者中的一员,我总能从他的作品中,从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中得到莫大的鼓舞,这也是对其作品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读曾纪鑫的作品,读者可以借机对自己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并明白该如何自处于现代人群之中。把微末的个体安放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个体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若无无数的个体集合、积聚,历史就是空洞、虚无的。到底该如何自处?不妄自尊大,成为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既需要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也需要时代、际遇、运气的成全。不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独属于他的天赋与运气,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把应尽的责任完成,就等于成全了更好的自我。关乎个人的事功是局限于现世的,关乎民众与国家的事功却是可以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并让有心之人终生难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