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石森昌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实施“十项行动”,统筹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港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开创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

  增强港航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

  夯实港航科技创新数字底座。逐步推动建成覆盖港口、航道和物流的智能感知网,增强对港口基础设施、港区环境、航道运行、货物流动状态的动态监测能力。推进物联网港口建设,加大无线射频识别器、红外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多种设备的部署,构建多维度港口、航道和货物实时监测感知数据获取网络,提升对天津港港区和航道的路况、海况、气象、设备和建筑物,以及进出港货物港区存储、运输过程的全面感知和实时动态监测水平。

  加速推进港航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进一步规划建设港航科学城,打造我国北方领先的港航创新资源集聚区。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加快引入更多港航领域“国字号”科研机构,积极推进港航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完善天津港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机制,吸引更多院士专家入驻。做大做强“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建设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合作平台。推动国内港航领域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来津设立研究院。加强与国外港航知名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在细分领域成立国际性的港航科研基地或中心。

  突破港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航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鼓励支持在港口大模型、航运大模型、物流大模型等领域的突破,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港口、航运和物流业务深度融合方面走在世界港口行业前列,为加速港口、航运和物流智能化变革提供天津方案。鼓励支持开展“量子计算+港口”“6G+港口”等前沿技术和应用场景研发。

  构建以港航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完善体制机制,让以天津港为代表的港航企业成为港航领域创新决策、创新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形成创新项目需求由企业提出、创新资源配置以企业组织为主、创新成果产出由企业分配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创新资源更多向经营主体倾斜,加大对港航企业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覆盖创新全过程全链条的税收减免制度。鼓励支持在天津港等港航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港航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和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台。

  构建现代化适港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以新兴产业做优做强为支撑,以未来产业提前布局培育新动能。

  加快传统适港产业数字化。推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适港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进一步提升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水平,重点发展智慧物流、智慧航运服务。加快建设面向全程物流链的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强化与航运、铁路、公路、船代、货代等数据互联共享,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对接,发展“通关+物流”一体化联动服务。鼓励支持天津港创新港口数据服务,依托全流程数字化凭证和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港口商贸增值服务,为货主、船公司、物流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物流数据信息服务。

  做大做强新兴适港产业。发挥综合保税区优势,推动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依托冷链物流基地,拓展冷链海铁联运通道,整合集聚冷链物流资源,围绕冷链产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国际分拨完善产业链,打造北方国际冷链物流枢纽港。依托天津东疆电子商务主题园区,加大政策创新、完善配套体系,加速集聚跨境电商优质资源,打造全球跨境供应链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航运会展经济,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主题会展品牌。大力发展港航文旅产业,依托天津港文化旅游区、国家海洋博物馆等资源,建设国际一流港口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积极培育未来适港产业。加快发展数智港航产业。引育数智港航领域的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依托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数智港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数智港航公共算力服务,打造数智港航数据服务生态圈。培育港口虚拟现实产业。围绕场景开发、产业建设等方面积极布局,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虚拟现实等技术要素在港口领域的应用探索。培育港航数字资产运营服务产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资产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鼓励港口企业积极开展数字资产运营管理研究和应用场景开发。

  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升级版

  智慧绿色港口是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瞄准“更智能、更美丽、更安全、更融合”方向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升级版。

  港口运营更智能。推动智慧码头建设由集装箱码头为主向散货码头拓展、向港区拓展,大力推进智慧港区建设。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港口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场景开发,开发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慧码头新模式。

  港口环境更美丽。全面深入贯彻美丽中国建设总体要求,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向美丽港口建设升级,实现港口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以高品质港口生态环境支撑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与美丽生活和谐共生的美丽港口建设新格局。

  港口生产更安全。推动建设更安全的港口,提升港口安全生产水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建设安全可视、风险可控、智能监管的港口安全生产体系。推动韧性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突发性危机应对能力,增强港口抵抗变化的能力、快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港口发展更融合。要促进港口与产业更融合,港口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产业发展为港口提供更多需求。要促进港区与城区更融合,美丽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相互联动、相互成就。要促进港口与腹地更融合,增强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服务辐射能力,有力推动“货物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

  优化港航领域科技创新生态

  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创新动力、释放创新活力和挖掘创新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打造京津冀港航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港航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等成立港航产教融合共同体,致力于推动港航领域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贯通融合,促进产教相互融合、供需无缝对接的港航创新生态加速形成。推动搭建多方参与、协同创新的公共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完善联合技术攻关机制。联合开展港航人才培养,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多种模式精准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

  强化港航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围绕港航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加快出台支持港航领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鼓励以院士和领军人才领衔,联合天津港等港航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国家和天津市港航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和研究。完善港航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引育政策,培养更多港航领域的“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高水平技术型人才。

  扩大港航科技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天津港航企业、机构和组织深化与国内外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所的业务合作和技术交流,在港口、航道、船舶和物流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技术共享和经验共用,促进港口航运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鼓励支持天津港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的技术和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推动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国际标准制订。扩大举办规模、提升展会能级、丰富展会内容和形式,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高水平市场化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港航交流合作平台。

  促进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以港航领域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为引领,搭建港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港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快搭建一批港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将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让各种要素、平台、主体相互协同、相互支撑,把港航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成果转化全链条。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YJ22-010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