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气谚语
生产生活经验的艺术概括(图)
张勃

  谚语作为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谚语,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它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方方面面,是对二十四节气物候、气候及其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关系的高度艺术概括,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指南作用,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谚语数量庞大,音律和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气息。其中既有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看待的,又有涉及某一个节气或某几个节气的。它们揭示了中国人顺天应时的思维观念和行事准则,描述了节气与气候、物候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整体看待的谚语,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一 作为整体看待的谚语

  第一,侧重表述二十四节气之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十四节气谚语要求人们顺天应时,根据节气时令的变化调整人的行为,尤其是不误农时,抓紧生产。如“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种田无命,节气抓定”“处人看脾气,种地看节气”“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菜完,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积肥,大寒过新年”等,都是这一类的谚语。

  第二,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在历法中的位置等内容

  二十四节气包括24个节气,各有其名,各有其时,要完整记下来并不容易,为了便于记忆,一些地方形成了如下内容的谚语。比如湖北远安有谚语云:“一国之宝,三大四小,二分四立,不多不少。”这里将大暑、大寒、大雪概括为“三大”,将小满、小暑、小雪、小寒概括为“四小”,将春分、秋分概括为“二分”,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概括为“四立”,如果记住了三大四小、二分四立,就记住了24个节气中的13个节气。又如陕西西安有谚语云:“节见节,半个月,上半年六、二十一,下半年八、二十三,前后不过一两天。”这条谚语目的在于说明24个节气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在公历中的位置。“节见节,半个月”,是说每个节气约长15天;“上半年六、二十一,下半年八、二十三”,是说上半年的节气一般都位于每个月的6日或21日,下半年的节气一般都位于每个月的8日或23日,“前后不过一两天”,是说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又不完全固定,会以6日、21日、8日、23日为标准前后有所摆动。如果我们能够记住这条谚语,又能理解其中每一句的含义,就能非常轻易地把握住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位置。

  第三,以节气日的天气状况预测未来

  流传在河北张家口的一条谚语是这方面的典型好例:“立春节日雾,秋来水漫路;惊蛰节日雾,父子不相顾;清明节日雾,多灾无其数;立夏节日雾,二麦满仓库;芒种节日雾,市中全无醋;小暑节日雾,高田多失误;立秋节日雾,长河作大路;白露节日雾,切莫开仓库;寒露节日雾,穷人便欺富;立冬节日雾,老牛岗上卧;大雪节日雾,鱼行上大路;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谚语揭示了12个节气日如果有雾,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而从具体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人们对未来的关注主要是庄稼的丰歉和雨水的多寡。

  在二十四节气谚语中,有大量的谚语涉及某一个或者少数具体的节气。这些谚语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也更加具体和明晰。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二 有关具体节气的谚语

  第一,节气里的气候变化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温度的高低,降水的多寡,风的大小、多少与方向等特征加以衡量。从词源上讲,气候一词即来源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气候》云:“《礼记·月令》注曰:‘昔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始于太昊,而定于周公也。’”每个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而节气的更替也一定体现在气候的变化上。

  诸多的谚语,都说明了节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显示了具体节气里的具体气候,或者揭示随着具体节气的来临而出现在温度、降雨、霜雪、打雷、刮风等方面的变化。比如“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立了秋,凉飕飕”“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反映的是某一个节气里温度的变化;“雨水节,雨水代替雪”“小满雨水相赶”,反映的是某一个节气里雨水的变化;“惊蛰至,雷声起”“立秋之日凉风至”“节到小雪天下雪”,反映的是某一个节气里打雷、霜雪和刮风方面的变化。

  还有一些谚语同时反映一个节气里两种以上的气候变化,或者两个及以上节气的气候变化,前者如“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后者如“冷惊蛰,暖春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春分日不暖,秋分日不凉”“清明暖,寒露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等等。

  第二,节气与物候变化

  物候主要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对节候的反映。气候变化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则反映着气候的变化。著名气象学者竺可桢先生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指的就是物候现象。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逸周书·时训解》中就已经完整地记录了七十二候,各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相对应,称为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而二十四节气中,也有许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这些物候既涉及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果和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也涉及非生物候应,如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其中表明植物物候的,如“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白露枣儿两头红”等。表明动物候应的,如“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等。表明非生物候应的,如“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冰封,冬至不行船”“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等。

  第三,以节气的天气预测年成和疾病灾害状况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立足现在、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是人作为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生在世,谁都盼望过上丰衣足食、无病无灾的美好生活,因此,人们特别关心未来作物能否丰收,是否无病无灾,这就构成了大量节气谚语的重要内容,其中作物是否丰收的谚语尤为丰富。

  这部分谚语,有些预测是好的结果,但是这些好的结果具体如何表现,不同的谚语又有所不同。有的只是笼统地指出会有好的年景收成,如“春分有雨是丰年”“清明动南风,今年好收成”“清明冷,好年景”“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有的则具体说明是什么庄稼,比如“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立冬三日阳,谷子堆成仓”等。

  预测当然也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如“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指红蜘蛛)往往少不了”“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等等。

  人生在世,都怕生病,节气谚语也对人身康宁给予了关注,“春分有雨病人稀,清明东风人康宁,立夏东风少病情”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那么节气的天气状况是否真能预测未来的年成和疾病、灾害状况呢?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一方面,确实可以有效预测,因为不少谚语作为经验的总结,其中自有科学道理。比如“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是说小雪、大雪节气如果不下雪的话,将来小麦和大麦的籽粒就不饱满。它与“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一样都包含着科学道理,只不过一个从反面说起,一个从正面说起。从科学角度讲,冬季的雪对于麦子的生长十分有利。这首先是因为雪可以保暖土壤,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这样就像给麦子盖了厚厚的棉被,外面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其次,雪融化后,在春雨贵如油的时节准备了充足的水分,十分利于麦子的生长发育。其三,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害虫就会被冻死。反过来,如果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就无法起到上面的作用,自然不利于麦子的生长和丰产。

  另一方面,预测本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活动,“清明动南风”并不一定意味着“今年好收成”,“雷打冬”也不一定意味着“十个牛栏九个空”,这样的谚语,与其说旨在告诉人们一种结果,毋宁说是要传递一种观念思想,“清明动南风”是天行有常的表现,“雷打冬”是风雨不时的象征,自然界着实对于人类的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四,以节气日的天气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状况

  人的生产生活无不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对天气气候的预知和把握可谓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当代有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对于不同尺度的区域或具体地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风力以及寒潮、冰雹、台风、暴雨等特殊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以确定是否添减衣物,是否携带雨具等,几乎是每个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古代的人们同样需要知道未来的天气如何,他们通过看风、看云、看冷暖、看雨来预测天气,并加以有效利用。诸葛亮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都是有效利用天气预测的例子。

  与现代天气预报相比,古人预测天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对某个节气日或节日的天气状况给予格外的关注,并借以预测未来,这样的节气谚语实在是不少。其中一些涉及节日天气与节气日天气的关系,比如“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说如果元宵节下雪的话,就预示着清明时节会下雨。

  也有一些谚语根据某个节气的天气、气候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比如“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是说如果立春时节天气过于暖和,一旦重新冷起来就会下雪。“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是说如果还没有到惊蛰节气就打雷的话,接下来阴天就会多,甚至有四十五天的连阴天。“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是说如果惊蛰日刮了北风,那么天气就会重新转冷,人们好像要再过一次冬天一样。“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是说如果清明日刮北风的话,就还有十天冷日子,春天的霜很快就没有了。“芒种打雷是旱年”,是说芒种日打雷预示着当年雨水稀少,旱情严重。“夏至无云三伏热”,是说夏至日这天天气晴好,没有云彩,预示着三伏天会十分炎热。“阴过冬至晴过年”,是说如果冬至日是阴天,那么过年的时候就是晴天。

  还有一些谚语是在两个或多个节气日的天气情况之间建立起预测关系。比如“春分大风夏至雨”,是说春分日刮大风预示着夏至日会下雨。“春分日有雨,秋分日大水”,是说春分日下雨预示着秋分日会下大雨。“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是说如果小暑大暑时节不太炎热的话,小寒大寒时节就不会太寒冷。“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也是这一类型的谚语。

  还有一些谚语也与预测天气有关,但预测的依据不是节气日的天气状况,而是节气在夏历中的位置,如“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即是这样的谚语。这里的冬是指冬至日,冬至为冬月(夏历十一月)的节气,但它在冬月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在上旬,有时在中旬,有时在下旬,比如2018年的冬至日是12月22日,为戊戌年的十一月十六,即在中旬,也即谚语中所说的“在腰”。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日位于夏历十一月的上旬,天就会暖和,以至可以将被子卖了换头牛;如果冬至日位于夏历十一月的中旬和下旬,就会十分寒冷,冷到能冻死猫、冻死鬼。

  与当代天气预报往往关注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气候状况不同,很多节气谚语对未来天气和气候状况的预测往往有特别大的时间跨度,比如“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是以冬至节气的降雨情况预测来年夏至时节的雨水多寡,“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是以清明节气的风向来预测整年的降水状况与刮风状况。

  这些谚语同样是经验的总结,其准确性到底多大,并不易说清,只能说它们体现了人们渴望把握未来的积极努力。

  第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

  农业生产是人们的衣食之源,中国传统社会以农立国,至今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在国计民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是节气谚语的重要功能,因而这方面的谚语为数众多。其中一些从整体上指导农民要不误农时,及时播种收获,如“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清明一到,农夫起跳”等;另一些则给予具体指导,涉及农作物播种、收获以及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播种方面的节气谚语,如“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清明种棉早,小满种棉迟,谷雨立夏正当时”“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谷雨天,忙种烟”“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白露种葱,寒露种蒜”等。这些谚语涉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格外强调播种与具体节气的对应关系。

  收获方面的谚语与其十分类似,如“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同样强调与具体节气的对应关系。

  在田间管理方面,节气谚语表现出不同农作物在不同节气有不同的管理重点,比如“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强调惊蛰时节地气开通,要多锄地为麦松土。“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强调立夏时节要加强对小麦的灌溉。“立秋管葱,快把土壅”,强调立秋时节要加强对葱的管理,管理的重点是多为葱培土。而立秋时节也要加强对棉花的管理,但管理的重点是在整枝方面,所谓“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后也要加强锄棉工作,因为“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值得一提的是,这方面的节气谚语,还有一些是将某一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管理都与节气联系起来,并用一条谚语加以描述,如“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就分别描述了白菜和菠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部过程,从而为白菜和菠菜的生产给出了十分具体的指导意见。

  当然,广义的农业并不仅指种植业,而是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多种产业形式在内的经济生产部门,因此节气谚语也会涉及其他方面。比如“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白露打枣,秋分卸梨”“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等,都与林业有关。“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种带打针”“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等等,都与畜牧业有关。“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等,均与渔业相关。

  此外,还有一些谚语具有综合性,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产业形式,如“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等。

  第六,节气对人类生活的指导

  二十四节气不仅关乎生产,亦深系生活,与此相关,节气谚语中有一部分是对生活的指导,从穿衣到饮食到娱乐休闲,无不涉及。比如穿衣方面,就有“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等。娱乐休闲方面如“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饮食方面如“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立冬补冬,补嘴空”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内容的谚语,也与生活有关,如“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等。

  总体上看,这些谚语也传递着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的思想观念,指导人们生活起居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利用自然实现自身之圆满。

  节气谚语数量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又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突出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三 节气谚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一,突出的思想性

  顺天应时是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也是节气谚语的精神核心。节气谚语突出的思想性就在于处处贯彻并传递着顺天应时的思想观念,要求人们顺天应时、循时而动,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节气时令的变化安排农业生产,调整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同时利用自然实现自身之圆满。这在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具有鲜明指导性的节气谚语中表现尤为突出。

  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性的节气谚语,无论涉及农、林、牧、副、渔哪种产业形式,都通过强调应该做什么、避免做什么体现顺天应时的思想观念。

  在应该做什么方面,有些谚语采取不这样做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方式来表述,如“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有些谚语则采取这样做会带来好结果的方式来表述,如“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当然也有些谚语更直接,只是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做就好,这样的谚语如“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

  在不应该如何做方面,有些谚语采取直陈的方式,有些则通过如果这样做就带来不良后果的方式来表述,前者如“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后者如“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当然,也有一些谚语采取对比的方式,将好的结果与不良后果置入同一条谚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指导意味。如“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通过将立冬前后以及立春后犁地分别带来的结果用“金”“银”“铁”加以表示,并列在一起,鲜明地反映出不同节气犁地的不同价值,并清晰地表达了犁地宜于立冬前的指导性意见。再如“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通过对比秋分和寒露两个不同节气播种分别带来“麦粒圆溜溜”和“麦粒一道沟”一好一坏的不同结果,告诉人们播种小麦应该选择在秋分时节。

  第二,高度的艺术性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节气谚语作为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同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比喻,是节气谚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叫“譬喻”“打比方”,它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如“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将立秋之后的日子说成“枣核”天,用枣核中间粗两头尖的形象比喻立秋之后中午热、早晚凉的气候特点,形象而生动。“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意在说明处暑时节天气仍然炎热,用“秋老虎”作比喻就让人对炎热的程度有了更加深刻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法,在节气谚语中多有运用,借以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比如“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用蛤蟆、老角唱山歌的拟人手法,表明惊蛰时节天气转暖,动物都活动起来。又如“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同样采用了拟人手法,用麦苗喝足吃饱表明清明时节雨水增多的自然现象。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暑日如果不是晴天的话,那么大暑时节天气就十分炎热,但这里并没有直接用“热”字,而是用“晒开石头”这样夸张的手法,引起人们的联想,进一步突出了热的程度。

  对偶,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的意思。从形式上看,对偶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奏感;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关系密切,集中凝练,十分便于记忆和传诵。与其他修辞手法相比,对偶在节气谚语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相关的例证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人怕老来穷,稻怕秋前发”“百年难逢金满斗,十年难逢岁交春”等,不胜枚举。

  节气谚语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观念和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节气谚语便于传播和记忆的神奇能力,使节气谚语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遵循。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不同地方的民众,都围绕节气转换的时间节点,有序地安排日常生活,有序地组织农事生产,并不断总结提炼出新的谚语充实到既有的谚语库当中。节气谚语是节气生活的产物,反过来,对于节气生活的传播传承而言又厥功至伟,成效显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