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读郁子、立民新作《咱家有女初长成》
华说华服~~~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沽上丛话
读诗散札(二十)~~~
小楼春秋【83】~~~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说华服
发型的文化属性(图)
华梅

  不同人种的头发,生来就不一样。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尼格罗人种,其头发卷曲浓密,长不了太长,黑颜色;而主要生活在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头发却是平直的,可以长得较长,黑颜色;主要居住在欧洲的欧罗巴人种,头发是能够长到一定长度的,而且本身即呈现波浪卷曲状,颜色从金黄一直过渡到棕色,也有深褐色或银白色的。据医学考证,卷曲头发的发根倾斜地长在头上,而平直头发的发根是垂直长在头上的。况且,卷曲头发是扁的,因而自然卷曲,但平直头发是圆的,所以不会卷起来。不要觉得这是生理性的话题,这直接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源于人种特征而形成的传统发型。

  头发质地和形状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发型的设计,而基于某一人种集中的民族或国家,自然会有形成某种发型的可能性。再加上这一民族或国家在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下取得的共识,包括传说、信仰、习俗等,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或者说产生了大家心灵互通的发型样式,这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找到许多典型例子。如东非马赛人,头发短而卷曲,不适宜盘成高发髻,他们传统习俗中女性剃成光头。非洲男性有些也讲究梳小辫,如西非的多贡人就常将头发梳成80根辫子。

  综合来看三大人种的发型特点,即可清楚地看到基于自然发质又结合文化从而形成的结果。如蒙古利亚人的头发平滑、垂直、较长且完全呈黑色,只有少数人发色略呈褐色,年老以后渐为白色。可以长得长一些的头发,也就有更大的造型空间,既可梳成辫子垂在背后,也可盘成各种形状的立体发型。中国古代汉族人尊崇儒家思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同为中华民族的契丹人和后金女真人,视剃去一部分头发,再将留下的头发编成辫子为正常。到了近现代,剪短发、烫成卷发等样式层出不穷。由于黑而光滑的发型,本身即是一个雅致浓郁的背景,所以在头上戴花或插上金银珠宝首饰尽可呈现出来。

  欧罗巴人的天生卷发非常适合披散下来,因为波浪般的卷发带有相当强的韵律感。卷发可以略束,也可以盘髻,只是由于颜色黄白属于中性色,如果插戴首饰不容易显示出强烈的装饰效应,因此欧罗巴女性喜欢戴各式帽子,有的还在帽子上装饰花朵。以帽子为头上主要装饰的范例,应属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生前出席正式场合时,往往变换帽子来补充发型,强调个性,并同时配合当日当时的氛围。

  头发本身是有生命的,中国古代汉族人一生不剪发,只有死刑犯才会被散开发髻或割掉头发。《三国演义》中讲曹操率兵出战前下令,谁践踏损坏庄稼就要被砍头,不想他自己的马出门不久遇到一只飞鸟,闪挪之间踏坏了庄稼。曹操坚持要自杀以体现军令如山,而他手下的将军认为大战未开先杀主公,太不吉利,于是曹操“割发代首”。这时候的头发不但有生命,而且分量还是很重的。

  发型甚或连着历史风云,这里牵扯一个严肃的时刻。明末清初,满族统治者要汉族男性都随满族男性那样剃去额前头发,将余下的头发梳成一条长辫。但是,汉族人最忌将头发剃掉,因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抗。统治者下令坚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等于说不剃去额前发,那就索性砍头,这一场清初围绕头发的抗争与镇压,以致血流成河。最有意味的是,当清王朝灭亡时,以孙中山为领袖建立的民国要求民众剪掉清代男性的典型发辫而改为西式短发,这时候已适应了近三百年的老老少少又坚决不剪辫,甚至嘲笑并鄙视剪去长辫的男人。

  人们一般认为,看衣服或整体服饰形象,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是哪个朝代哪个年龄段的人,其实发型也有一定标志性,如未成年的童子头——髫发。古代神话中有“刘海戏金蟾”一说,那个永远长不大,永远保持童子形象的刘海就披着头发。到20世纪上半叶,女性讲究额前头发剪得齐刷刷的发型,也被称为“刘海儿头”。总之,童子头成为一种大家公认的未成年发型。“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古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要盘起头发,用笄来固定了。

  近现代至当代,发型已不再限于代表年龄及婚否,更多时候代表一个人追赶时髦的意识。因为时装在不停地变,发型和妆容也随之而变。发型能不能跟上时尚,别人一看即可明了。从整体服饰形象来说,发型也是其构成中相当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我最近与弟子段宗秀合作完成了一部《中国发型史+》,以11讲的体例附500余幅图,梳理了中国人发型的演变史。上溯到岩画、彩陶、铜人、玉俑,下至如今的美发业,越是深入探讨,越是感觉到发型的文化属性相当强烈鲜明。发型上的学问太大了,人们也要像研究服装一样研究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