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璠 通讯员 褚君)昨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获悉,2023年,我市新建商品房销售1177.4万平方米,在全国同比下降8.5%的情况下,逆势增长20.9%,市场明显走暖。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信心明显增强,在全国开工规模下降20.9%的情况下,天津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54.7%,达到1031.83万平方米。
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升
实现近5年第二高点
据了解,2023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117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9%,二手房销售148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2%。2023年全市房屋总体成交26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实现近5年第二高点。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交易总套数24.21万套,比2022年增长近6万套。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房地产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我市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精准施策,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去年初,在房地产方面推出了实施一揽子政策、储备政策工具、满足融资需求、探索新模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5项具体举措。去年9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等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房地产政策措施,优化了限购、信贷等政策。西青区、静海区、武清区、宝坻区、北辰区紧随其后,相继发布了本区的购房补贴政策。2023年秋季房交会在新政利好叠加、企业多重福利带动下迎来集中购房高峰,市场信心明显恢复。
外来人口购房显著增加
本地居民成“改善”主力军
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外地来津人群购房显著增加,同比增长47.1%,其中购买12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比77.5%。据了解,改善型住宅产品购买人群以本市居民为主,在144平方米以上的住房销售中,本市居民占比84.2%;在四室及以上的住房销售中,本市居民占比75.9%。
我市通过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在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同时,更好方便居民职住平衡。通过精准实施限购、全面落实住房信贷优惠、放宽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在我市贷款条件等政策,不仅解决了新市民在津购房置业资格问题和购房门槛过高问题,同时促进居民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环城改善型住房项目热度显著提高。
新房价格企稳回升
商品房市场供求整体平衡
在市场回暖的同时,价格也在企稳回升。据统计,2023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1779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2%。2023年12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2.3。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去化周期15.2个月,处于6—18个月合理区间,全市新建商品房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