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时左右,天津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冠华拎着笔记本电脑径直来到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中。半框眼镜、黑色羽绒服、休闲裤、运动鞋,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36岁的他朴实谦逊。做实验、写论文、为研究生答疑解惑、给本科生上课、研读学术资料……这是他忙碌的日常。
在实验室里,王冠华向记者展示了他和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级木质素定向改性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在木质素分级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全分子量木质素的高值利用,为农林加工废弃物的增值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记者看到,实验室内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实验仪器、试剂和装置。王冠华认真地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实验操作,他们时而细声讨论,时而观察数据,通过精细的实验操作,不断调整参数,优化木质素改性效果。
“科研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沉潜的耐心,每一个微小的实验调整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王冠华对记者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在天津科技大学,王冠华始终从事农林加工废弃物增值利用相关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他的研究成果构建分级木质素定向改性关键技术,成功将秸秆、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中的木质素转变成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可降解抑尘剂及生物基胶黏剂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结缘于厦门大学,在中科院生根发芽”,王冠华这样形容他与木质素的相识与相知。硕博在读期间,王冠华师从秸秆综合利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洪章教授,在其指导下,王冠华以秸秆木质素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攻克生物质转化技术的经济障碍,实现木质素高值产业化应用。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2015年,王冠华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博连读毕业后,来到天津科技大学工作,一直未停止研究木质素的脚步。工作期间,他远赴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与学习,归国后参与创办了2家农林固废利用企业,担任5家相关企业的技术顾问,并在去年创办了天津绿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打通木质素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论文从“纸上”落到“地上”。
王冠华说:“科研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更是为了应用。如何将我们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冠华和他的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至今已在河北、山东等地,建立了年产200吨以及年产3000吨改性大分子木质素抑尘剂生产线2条,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此外,他还指导湖北百特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奶渣粗干酪素制备酪蛋白酸钠生产线及鲜奶综合利用生产线,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工厂需要什么,实验室能解决什么,现有技术能否对工厂技术进行迭代升级?王冠华认为,在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了解实验室与工厂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异。他经常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相关企业实地考察,参观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向低聚木糖、糠醛、发酵饲料、燃料乙醇等产品转化的生产工艺,了解工厂关于木质素产业应用需求,同时与工厂一线人员对新技术进行实用性探讨,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王冠华感慨道:“只有到工厂去,才能懂得工厂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实践和交流。”实地考察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让团队找准研究方向,真正解决企业痛点,使企业少走弯路,进而提升企业实力,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在王冠华的奋斗历程中,潜心科研、不断创新,将研究成果从论文转移到实践的土地上,是他立志要实现的目标。
王冠华说:“我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首要任务还是想提高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希望能够‘变废为宝’,践行‘两山’理念、助力‘双碳’战略,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