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典礼近日举行。冰心散文奖是中国散文学会根据冰心女士的遗愿于2000年创立的,是我国文学奖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在本届评选中,51件作品从1196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各奖项。天津作家冯骥才、尹学芸分别以散文作品集《画室一洞天》《遍地都是野芹菜》获奖,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获奖感悟、创作心得。
冯骥才
怀念冰心,感恩老一辈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画室一洞天》收录了冯骥才的76篇随笔,这些随笔围绕画室记事忆人,谈古论今、抉奥阐幽、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呈现了冯骥才的艺术生涯和精神世界。冯骥才未到场领奖,以书面形式表达了获奖心声:“首先感谢冰心散文奖主办方和评委们对我的赏识和支持,促使我仍不搁下手中写作的笔,再去为散文做一些努力和摸索。”
冯骥才说:“这个奖对我来说有点神奇,因为它使我温暖地感受到伟大的冰心。40多年前,由于冰心高寿、精神矍铄,我才能有幸地结识她,亲近她,亲身感知什么是五四精神。这精神一直在我心里发光。那时,冰心为我的散文《珍珠鸟》写过一篇推荐的文章,我正年轻,那篇文章就是一个大奖,给我很大的鼓励与教益,我一生都爱散文写作离不开她的鼓励。今天这个奖让我再一次怀念冰心,感恩老一辈,并使我更纯洁地热爱文学。”
尹学芸
故乡是写不尽的
市作协主席尹学芸的乡村文化随笔集《遍地都是野芹菜》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分为“村庄”“村里人物”“女人说话”“遍地都是野芹菜”“楼下人家”“与女儿对话”“登山者说”七季,以一个走出乡村女孩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记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以及从乡村出发的其他人的人生痕迹。书中章节标题以有农耕意味的“季”来命名,以季节流转指涉时代变迁,通过讲述村里的人和事,描摹出温暖蓬勃的乡村生活图景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尹学芸坦言,得知获奖还“挺意外的”,“都是记录生活的短文,从没想过会获奖。”虽以写小说成名,但是尹学芸特别钟情散文创作,“我可喜欢写散文了,轻松、愉悦,直抒胸臆,非常容易引起共鸣。写下这些文字时,经常会自己感动。”
很多读者认为,那些细碎的日常经由尹学芸的“文字魔法”,顿时变得闪闪发亮,韵味悠长,美好而有趣。尹学芸说:“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会用心感受生活的人,所以能精准地捕捉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并表达出来。这些记录生活的散文,我真是越写越有感觉。写小说,我都不激动,但是写这些散文,我可激动了。”
那些写出来让人念念不忘的文字,得益于尹学芸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当时不记录下来,很快就忘了。我的床头总是放着一个日记本,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将来准用得着。”
尹学芸生长在蓟州,她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对她来说,是根,是爱人,是精神家园,是创作源泉。写故乡,对她来说就像收获季节收庄稼,俯拾皆是,“我觉得故乡是写不尽的,写尽的时候是写作者对故乡的感悟尽了,是你的感受能力差了。”
《遍地都是野芹菜》中有很多关于蓟州的风物和文化元素,为了写好故乡,尹学芸会专门去查证资料、体验风俗,“比如书中有一篇写山神庙节的,我偶然认识一位老先生,他每年春天都会背着一箱贡品,上盘山给山神爷过生日。我前两年还跟着他去了两次,看他怎么礼敬山神。”这些年来,无论生活还是写作,尹学芸的心态越发从容,“我是个有烟火气的人,从没有大的野心,一直是率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