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丽)昨天,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合作策划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高品质生活创造篇”暨“向群众汇报——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推出第十二期节目,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玉东及相关总队、处室负责人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创造高品质城市交通出行环境、“一窗通办”服务群众生活等热点内容与听众、网友互动交流。
临近春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紧跟节点,及时变换诈骗套路和话术,比如,以“领取年终答谢礼品”等为由进行诈骗。陈玉东表示,公安机关一直密切关注电诈案件的发案情况,充分发挥公安大数据优势,一方面,始终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另一方面,注重分析犯罪规律和特点,进行超前谋划,提前制定有力措施予以应对。
据介绍,在打击方面,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市域涉诈黑灰产清理打击会战,深入推进“断卡”行动,强化资金查控返还,全力斩断犯罪链条。在防范方面,注重深化重点行业治理,持续推动相关行业完善反诈技防体系,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优化劝阻预警措施,进一步强化警银联动、警通联动,实施高中低危预警信息分级劝阻机制,提升预警劝阻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900余起,抓获嫌疑人1.3万余名,同比分别上升73.2%和46.9%,成功劝阻即将转账受害人2300余人,避免群众损失5100余万元。
2020年以来,我市进入新一轮汽车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量超过30万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30万辆。为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创造高品质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十项攻坚”34条措施,包含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强化交通违法治理、加强道路停车管理,以及缓解学校、医院、文旅商圈周边交通拥堵等方面。今年以来,完成全市48个关键性重点路口的精细化提升工作,其中,包含中心城区的中环南楼、红旗迎水、黄河红旗、南京新华等交通需求较大的路口,中心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同比提升8.9%,高峰停车次数最大降幅达21%。
为着力打造便民利企优质“软环境”,今年,全市有207个派出所实现了“一窗通办”,涵盖交管、出入境、户政、治安的140项业务,市民办理驾驶证、身份证、出入境等业务不需要再跑各区的服务大厅,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就能“一窗通办”,从以前的“一事跑多窗”,变为现在的“一窗办多事”。